豫南民俗,光山独有---“正月十五送灯”(俗称“十五送灯”、“送亮”),反映了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两百多年流传的“后人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这一晚,是今人与已故先人、阴阳界沟通的一晚 ;是为先人送钱送礼的一晚;是向先人汇报、先人保佑祭拜者来年心想事成的一晚。
文/海棠无香元宵节,最早起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源于对火的崇拜,认为火是神秘的,有持火驱魔的习俗,后来经过演变,持火改为持灯笼,在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带着家人,逛庙会,观灯展,猜灯谜,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本报记者 汤传稷豫南有个“送灯”民俗近日,信阳市一自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关于豫南部分地区正月十五晚上给祖坟“送灯”的起源,据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找不到他母亲的坟墓因而“送灯”表示追思。此文在网上流传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豫南民俗,光山独有---“正月十五送灯”(俗称“十五送灯”、“送亮”),反映了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两百多年流传的“后人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这一晚,是今人与已故先人、阴阳界沟通的一晚 ;是为先人送钱送礼的一晚;是向先人汇报、先人保佑祭拜者来年心想事成的一晚。
一路上,几公里都见不到车,也真够寂寞的,但归心似箭的我,不曾进一口饭食,不曾喝上一口水,马不停蹄、人不解甲,虽然忍着饥渴,任凭一个又一个服务区一晃而过,没有驻足歇息片刻,未有半点倦意,如果燃油足够,我会一气呵成地直接开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