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兰溪桥、凤凰楼...很难想象,这5座惟妙惟肖的仿古建筑,都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竹筷搭建出来的。45岁的唐正军是一名木模工人,从小就喜欢手工。他向经营餐馆的姐姐要来废弃竹筷,清洗并晾干。3年来,上万双废弃竹筷,在他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亭台楼宇。
近日,云南玉溪,45岁村民唐正军用上万双废弃的一次性竹筷,搭建出缩微版的黄鹤楼及玉溪当地的地标建筑兰溪桥、凤凰楼等工艺模型。细看这些模型,斗拱、梁柱、瓦片、门窗等细节形象逼真,气势非凡。网友:高手在民间。
只需要一支铅笔,一支针管水性笔,宁夏12处有名的景点就跃然纸上。她说:“我这个也是二把刀,不专业,就抽空想画的时候画画。”这个90后手绘女孩,她叫杨娟。南门楼这个南门楼是杨娟用一次性筷子制作而成的!杨娟,今年26岁,是地道的银川人。
创意者言:最好选择木质比较软的一次性筷子,然后你自己构思一下自己想要的风格,从底部慢慢往上盖就可以了,如果你工具不全,只要一把剪刀一把美工刀再加上胶水就可以了,我就是这样做的,有工具当然做起来更精致的,筷子可以直接用剪刀剪,至于别的也没什么技巧可言,主要就是耐心!
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该如何处理?很多人可能会直接丢弃。但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十二组,村民唐正军用上万双废弃的一次性竹筷,搭建出缩微版的黄鹤楼及玉溪当地的地标建筑兰溪桥、凤凰楼等工艺模型,让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变废为宝”。
近日,廊坊市文安县巧手小伙黄亚南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他使用收集来的千余根一次性筷子,建成了一座大“别墅”。不但有别致的外形,屋内摆设都一应俱全,甚至细致到了浴室内小小水龙头。他的作品不但让乡邻们赞叹不已,还吸引了企业要与他合作生产一次性筷子制作的工艺品。
送给那些想做却不知道怎样下手的朋友 准备工作 一次性筷子600双 502胶水热熔胶钳子 园林剪 砂纸 美工刀 嗯 基本上就是这些第一步,把底座摆好 想把房子做多大就把底座做多大 你们看到上面横着的几根棍是我用热熔胶粘的 至于为什么不用502 因为太费 而且没有这个粘的牢固。
今年50岁的段宪勇是桥东区一家美发店老板,16岁开始学理发,17岁开店,从业30多年。他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都是用回收来的一次性筷子做成的,精致养眼。段宪勇小时候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喜欢做一些手工小玩意儿。
远近闻名的黄鹤楼、玉溪的地标建筑兰溪桥和凤凰楼,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唐正军自制的展台上,仿佛一个浓缩版的古建筑群落。小小的亭台楼阁在灯光下显得美轮美奂,古建斗拱、飞檐翘角、瓦片、梁柱、门窗应有尽有,每个细节都微妙逼真、精美绝伦。45岁的唐正军是一名木模工人,从小就喜欢手工。
我国的土家族大多聚居在在武陵山脉沟壑纵横的深山老林中,其民居建筑依山而居、顺势而建,聚而成寨。虽然其生聚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炎热多雨,为土家族人民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空间,但是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
现在大多数的餐馆,不管档次是高还是低,一次性筷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餐具。可是一次性筷子用一次就扔了也确实是非常可惜,不如将这些一次性筷子收集起来,洗干净后让它们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一个小木屋,体会一下手工diy带来的美好心情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次性筷子diy小木屋的方法。
原标题: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万桃元——胸有成图 建房造屋(工匠绝活)绝活看点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分为伐木、下料、上滚马、清方、画墨、开田、凿眼、立屋、制梁、上梁等数十个环节,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将这些制造环节归纳成技艺歌诀,助力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
也叫“吊楼”为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大宁网消息(吴雪静 陈嘉琦 文/图) 近日,宁德师院艺术系建筑专业的五名学生用卡纸、废弃A4纸、一次性筷子等多种材质制作出廊桥模型,这也是该院首次由在校大学生制作出传统廊桥模型。据了解,木拱结构廊桥号称木结构桥梁的活化石,在我市的寿宁、屏南等地,都有保存较完整的古廊桥存世。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陈怡“人家无聊做了四大名楼,我无聊只做了几个梦”“能不能帮建筑生做模型啊”“没数据比例还这么协调,牛”……日前,温州瑞安80后男子无图纸无教程,用上万根竹棍纯手工复刻“中国四大名楼”的视频冲上热搜,引来不少网友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