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人文社科类申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语言能力要求高、专业冷门小众、未来就业出路不明确等。虽然人文社科在美国的大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它都只是少数国际生的申请目标。然而,如今文科申请的竞争却日益激烈。
客观来说,人文社科类专业因为研究的都是形而上的知识,并且学历越往上走,其实就业面反而越窄。很遗憾,从国内的人文社科专业就业现状来看,相关行业并不能算是高薪,至少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是这样,而要想去比较体面的事业单位,在学历方面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研究团队选取了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图书与信息管理及教育学等13个国际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作为评价对象,从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两个维度,对境外1万余家学术机构的相关学科实力进行了评价分级,得分前2%评为A+、前5%评为A、前10%评为A-、前40%评为B、前70%评为C,得出《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
在当今社会,人文社科类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首先,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结构和演变,还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1月16日,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启幕首日,2024出版品牌影响力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如今,多样化的图书选择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也带来一定的挑战——那些好作品不那么容易被大众发现。
南都讯 “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怎么办?”“专业选择对以后就业影响大不大?”“如何探索自己的专业兴趣?”……继选科选专业之理工医专场直播后,12月18日,南都教育联盟联合中山大学招生办又推出人文社科经管专场直播。三位来自中山大学的嘉宾老师倾囊相授,全面介绍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虽然出现近9年来的首次下降,但438万这一数字仍然意味着它成为很多学生的升学选择。在这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保持热度不减。有专家指出,文科类招生占比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4%,持续增至2011年超30%,近十年稳定在30%左右。
而很多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往往还没做好学术的准备就开始导师的“夺命式的”催稿了,在这其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尤其毕业要求中的学术期刊分类,到底哪些期刊是A类,哪些是B类,哪些又是C类,CSSCI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