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袋用得好是取暖“神器”,用得不好可就是“凶器”。镇江52岁的老范(化名)将热水袋放进被窝取暖,没想到一觉醒来,左脚烫出了一个大水泡,在附近医院治疗了几天后,创面却日益严重,被医生告知脚趾可能保不住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唉,你说我这用热水袋滚脚心是不是有点儿过?”李阮旅在和朋友们的午餐聚会上无意中提起了自己的睡前习惯。
本文专家:李冬军,河北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创面修复科)副主任正值天寒地冻的时节,很多人选择了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陪伴自己度过寒冷的冬夜。不过提醒大家:寒冷冬季,享受取暖物品带来的温暖时,请一定小心“低温烫伤”。
冬季寒冷,暖手宝、热水袋、电热毯等保暖神器纷纷登场,但在温暖你的同时,它们可能暗藏“低温烫伤”风险。1月10日上午9点,在亭林医院普外科换药室内,医生正在为54岁的顾师傅查看伤口恢复情况,并详细讲解日常护理常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通讯员 杨春兰寒冬来临,冻手冻脚的日子真不好过,于是乎很多人选择了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陪伴自己度过寒冷的冬夜。某天晚上,李奶奶将孙女给的电热宝充电后塞入被子,贴着脚暖暖和和地入睡了。第二天醒来,李奶奶觉得脚踝处的皮肤有些痒而且皮肤发红,一摸还有点疼。
取暖用品温度虽然不高,但连续接触皮肤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温烫伤。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一女子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发热鞋垫,刚穿上就感觉到热意,但随后她觉得不对劲,“热得不正常”。女子脱下鞋子后,就看到一股黑烟冒出,仔细一看袜子已被烧焦,脚底也被烫得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