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房前屋后,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生长的紫苏,一直以为只是一种野草,没想到作用这么大,全身都是宝。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紫苏是解表药里的一味药,药食同源,随处可以买到,更被称为浑身上下都是宝。紫苏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常用于治风寒,如风寒犯肺证表现为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称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
“生气了,从小菜店购买的腌苏子叶居然出现中国产烟头”,韩国《朝鲜日报》21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在京畿道高阳市居住的A某本月11日在住家附近的小店购买腌苏子叶,但在食用过程中发现有异物“嚼不烂”,吐出来一看是烟蒂。
紫苏宜药宜食入药分为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食用多为紫苏叶。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尽管同出一物,但功效有别。紫苏叶(简称苏叶)紫苏,最早记载于《本草经集注》中,苏同酥,舒畅的意思,因其色紫或紫绿,具有调畅气机的功效,而得名。紫苏为唇形科植物。
夏季到来,天气越来越闷热、潮湿,湿气渐重,我们经常会出现头晕、脑胀等症状。紫苏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这种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因其清香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备受欢迎。紫苏,也称作“大青叶”,属于唇形科植物。它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