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多字的《周敦颐集》,早已由中华书局以“理学丛书”的名目出版。我想,人类已登太空,量子力学正在揭示宇宙奥秘,生命科学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已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千年前理学家们的冥想是否有点迂阔?
陈建华“天下谁人不识郴?”郴州,是周敦颐为官三任地。周敦颐在郴州任职期间写下了《爱莲说》《拙赋》等文学名篇,深受后人喜爱。其中,《爱莲说》是千年来古典散文的经典之作,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重要体现。《爱莲说》虽仅有119个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入心,朗朗上口,表达了极其丰富的意蕴。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创者之一。有《周元公集》行世。二、故事背景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来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任南康知军。他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
湖南历史上出过一位名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说他的名字有的人可能不熟悉,但只要提起《爱莲说》,不知道的就很少了。《爱莲说》是周敦颐在桂阳(现汝城)县令任上,与文朋诗友游玩聚会,大家即兴作文赋诗,轮到周敦颐,他提起笔来略一思索,挥笔而就这篇传世之作。
但是,也许鲜有人知,周敦颐一生,与合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在合州担任判官4年,他在合州兴办州学,写下理学的开山之作——《养心亭记》,为宋朝合州学术思想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合州成为当之无愧的理学圣地。
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理学家,中国理学鼻祖,享有“道承孔孟,学启程朱”的盛誉。宋仁宗嘉祐元年十一月,40岁的周敦颐升为太子中舍签书,调任合州判官,任职4年,期间,曾去蓬安县讲学,至今,合川、蓬安两地仍存有许多周敦颐的纪念设施,巴蜀大地仍在传颂他的事迹。
来源:【赣南日报】□李大林说周敦颐就不得不提《爱莲说》。然而,周敦颐这篇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是何时何地所作,却鲜为人知。从赣江源头的八境台公园向西出发,穿过几条小巷,我来到周敦颐当年讲学写莲的地方——位于赣州市原赣州五中后(西段古城墙旁)。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那么何谓君子?960年前周敦颐用短短119个字的《爱莲说》给了我们一个最美好的答案。《爱莲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它第一次把莲花作为象征物塑造了中国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