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是因为古人想吃月亮吃不着,所以做个月亮一样的饼来尝尝?北宋时,苏东坡在《咏月饼》里是这样说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团圆情结系在一块饼上呢?月饼的祖先叫胡饼,是拿来庆祝打胜仗的月饼的雏形叫做胡饼,是一种汉代时流传至中原的食品。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到了。过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圆圆的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福。那么,月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作为一种面食,饼在我国出现得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典籍里就有记载。
传统节日越来越像传统吃日,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像清明这样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总觉得节也过的没着没落。诸多食品中,和节日本身最搭的,非月饼莫属。月饼老早就有。三千年前,殷周时代,民间为纪念闻仲,吃太师饼,该饼边薄心厚,有甜味,相传为闻太师发明,曾为军粮。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轮明月,寄托了人们的无限情思。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表示,中秋在先秦时代就是一个重要的计时节点,在唐代定型为节日。
天眼新知 | 让中秋有滋有味 月饼就是心中的团圆一、月饼:团圆夜 吃月饼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