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忙,小时候唯一记得的是带我去看电影《东方红》。《东方红》是前所未有的鸿篇巨制,有3700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员,演出服装4000多套,舞台两侧搭建的合唱台上,1000多个合唱队员从舞台的特殊位置,参与和见证了演出的全程,乐池里有200余名演奏人员,台前幕后涉及到的人员近万人。
10月3日,据媒体爆料,著名导演李少红的母亲金淑琪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1日逝世,享年91岁。金淑琪曾参加过大歌舞《东方红》的拍摄,也曾执导过话剧《淮海战役》,在《金色的教鞭》、《三家金》和《哎哟哥哥》等作品中也有参与拍摄。
5月25日,当熟悉的《东方红》旋律在江汉大学演播厅再度响起,所有的人都感动得眼睛模糊了,20余位老校友再度登台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并向学校捐赠了许多珍贵的校史照片资料,老人们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的拳拳爱校之情。
1964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大消息。当年,我和我晓红姐作为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小演员,和3000多名演职员一起,是最先获悉这一激动人心喜讯的幸福之人!
周恩来总理作为《东方红》的“总导演”,以一名创作者和观众的感受对编创人员说:“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史诗要用史诗的写法,一定要注意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要很深刻,又能打动人,平板、单调、贫乏的东西不仅不能使人受到教育,也不能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槐树庄》……这些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背后都有一个名字——王苹。从20世纪20年代老南京城太平南路出走的“娜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女导演,王苹见证了中国革命、电影、戏剧的发展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