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壶友拿着自己手里的壶给我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底款不是别人,正是紫砂泰斗顾景舟。很多壶友都对自己手里的壶产生疑问,底款是顾景舟,到底是不是大师亲制呢?下面整理了顾景舟历年所用印章图片,壶友们一起鉴赏!
顾景舟先生从17岁开始做壶,就算是每天不停做,毫无间断,不管病痛,不分寒暑,顶 多5000把紫砂壶,如果算十天做一把精品,大概一生能做1千多把精品紫砂壶,由于自然损耗、战争人祸等因素,留存到今天,可能他的精品数量的存世量不会超过100把。
顾景舟这个名字,想必玩壶人都不陌生,他是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
钤印,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件或书画、书籍上面的印章符号,始于北宋苏东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这些印章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在布局、形式等方面也具有美感,具体地讲,名家款识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印章制作十分考究。
紫砂名家声名远播,很多仿冒名家之作防不胜“仿”。紫砂泰斗顾景舟的壶,更是被仿造的重灾区,到处可见“顾景舟”,但大师的壶,岂是谁想仿就能仿的。理性对待,不轻信编故事,克服捡漏暴富的心理,一般都不会入坑,因为有的“大师款”一眼假太明显了。
顾景舟的紫砂壶存世量非常少,亦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几年前我在《艺术市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分析到顾景舟壶的存世量,由于紫砂壶属于手工艺作品,需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对自己要求高的人,产量确实很少很少,所以,一个紫砂从业人员一辈子的产量不会超过三万把,去掉学徒提高期,再去掉70
双圈壶。顾景舟南京十竹斋2021春拍作品双圈壶,顾名思义是带有双圈的壶,其具体表现在,紫砂壶的桥型钮处套有两个螺纹的双圈,可以自由活动,制作极为精巧。其亦为紫砂的传统壶型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期间也经各大紫砂名家传承创作,其中最为经典的则是顾景舟先生所制款。
喝茶的人,不仅讲究茶的品质,往往对饮茶器具也有很高的要求,紫砂壶,因制作原料紫砂泥而得名,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除了实用性,还因制作工艺的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市场上紫砂壶的价格却大有十元到数万元不等的悬殊落差,解读网借你一双慧眼,看个究竟。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茶友“九洱泰”向懂茶帝提问:帮我看看这个小仿古壶(见下图),是真紫砂泥料吗?
我告诉他,朱、顾二人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加盖内壁章这一做法,凡是有内壁章的壶可以肯定不会超过20年,流行加盖内壁章应该是大约2005年以后,有人为了证明手工壶的一种技法,是一种欺骗紫砂小白的噱头,内壁章完全可以在机车壶、模具壶上加盖,只要制作一个长度不超过口径的橡皮图章就可以伸进去加盖了。
01 顾景舟 【顾景舟印章】02 蒋蓉【蒋蓉印章】03 徐秀棠【徐秀棠印章】04 吕尧臣【吕尧臣印章】05 汪寅仙【汪寅仙印章】06 徐汉棠 【徐汉棠印章】07 谭泉海【谭泉海印章】08 李昌鸿【李昌鸿印章】09 周桂珍【周桂珍印章】10 顾绍培【顾绍培印章】11 何道洪【何道洪
“ “老师,你看我这把邵大亨,底款和**拍卖场的那款一模一样!”“你好,我这把顾景舟真的有来头,来源不便说,你看着内盖章。”“这把时大彬壶在一个朋友那放好几十年了,有急事转手给我的”……”从瓷器到玉器,在众人潜意识里,收藏品大多都是越老越值钱。
很多壶友都喜欢收藏名家作品,特别是一些名气大的老艺人,比如顾景舟、陈曼生这些名气鼎盛的大师,价格再高也要拿下!但是当看到一些壶友的紫砂壶后,就不禁要连连摇头了,看着就是仿品,根本就不可能是大师作品!不信,你来看看~1.号称顾景舟真品你确定这是顾老做的?要架子没架子,要神韵没神韵!
起初,紫砂壶的章款很单纯,是按照窑户的要求,为了分辨各家各人自己的壶不致于拿错而落下的记号,因为当时一窑可以烧造几十户人家的紫砂壶,开窑时怕弄错的一个措施,那么有人问了,我们也发现有无款的壶,那是在大家都有自己的章款记号的时候,唯独你的壶没有章款,那么开窑出来,那些无款壶就是你的,别人不会错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