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李云龙公然违背上级命令带一部分人前往狙击日军的队伍,一举抓获日军七名高级将领,分别是一个少将和六个大佐,这样的战绩可谓是十分惊人,但为何他没有选择将这些将领俘虏,而是全部杀死呢?
在《亮剑》中李云龙最高光的时刻有两个,一个是全歼日军华北观摩团120人,包括六个大佐个一个少将。但这两次战役却有着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筱冢义男的态度,李云龙全歼日本少将服部直臣时,几公里都是日军守卫,却没有一支队伍前来营救,而山本一木抢了李云龙老婆跑到平安县城,尽管日军各援军都被阻击,筱冢义男还是不惜一切代价派兵救援。
非129师的386旅不可,386旅由原红四方面军第31军改编而来,旅长是曾担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陈赓大将。在旅长陈赓的指挥下,386旅在抗战初期就打了长生口战斗、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等多场经典战役。
曾经央视及地方各大电视台连续轮番热播的真正抗日电视连续剧李幼斌版《亮剑》中,剧中的两大主人公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独立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领导下的晋绥军团长楚云飞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战场上既是盟友又是对手,私底下还是朋友,这两个硬汉真是一对“生死冤家”啊,这两个人自始至终内心深处惺惺相惜,视若知己,相互欣赏,却在军事上明争暗斗,最后在淮海战场相遇又斗得死去活来,一照面就直接下死手,一心致对方于死地,毫不留情,忆往昔,这哥俩还曾把酒言欢,把自己心爱的日军佐官刀和勃朗宁手枪作为礼物的相互赠送,这也反映了当时的那个特殊时期的处境很微妙的国共关系!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来源/馆长微鉴作者/馆长微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有一群无名英雄,他们以卧底的身份深入敌后,为我军提供了宝贵的情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哈哈哈,王近山这一战打的漂亮,比打死5万日军的意义还要大!”。1943年10月24日,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率16团,在临汾洪洞韩略村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激战3小时,歼敌180余人。别看只消灭了180多个敌人,但却让日军华北方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心都碎了。
中央调查研究局刚刚搞了一个多月,毛泽东又不满足了。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1942年5月,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军委任务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军事部门大多分回军委总部工作。
楚云飞看着小鬼子严密的布置:“看这布置,现在就是撤,风险也是极大。”李云龙一直使用望远镜观察小鬼子:“从全局看,没有比我李云龙位置更好的。敌人的举动不明,我们先别动。就是一个文字,我也要叮他一管血。况且咱们这还有一个营。
作者:姜程益1943年10月24日,八路军第386旅第16团在韩略村西南方向的临屯公路,成功伏击了冈村宁次的“战地观摩团”。韩略村伏击战是一场以“人民”为支撑的典型抗日游击战,后来还成为电视剧《亮剑》里的精彩情节。
1937年,当日本侵略者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抗日烽火在中国大地上燃起。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被重新组织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