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出售商品,正好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活动上写着“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李女士曾经在其他平台充值过低价话费,因此并未多想,也没有观察卖家资质,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iPhone总是收到涉黄短信?一招教你如何屏蔽!近期,不少iphone手机用户纷纷收到“奇怪”的短信,信息为iMessage形式发送,短信内容不堪入目。 这类信息主要是因为用户iCloud账户遭遇泄露,不法分子获取了账户名单,通过iMessage批量群发。
年底了,电信诈骗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招数,常州的周女士就差点中了招。一天晚上,周女士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您好,您已经成功订购中国移动无线TV业务,标准资费为118元每个月。如需退订,请编辑短信HK0D0011550629116到10086。
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短信”看起来还有点神秘,有点诡异。短信内容是一连串。4月29日,@中国移动 回应:经协同中国联通核实,原因为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进行系统升级测试所致,中国联通在定位原因后已迅速进行了相应处置。
近期,澄迈警方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过程中,发现有不少遭遇“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的被害人。2023年02月15日,家住澄迈老城镇的陈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为“我是黄X,这是我的新号码,你备注好,方便日后联系!”。
近期,有部分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收到短信提示,称自2024年12月1日起,手机卡将无法开通国际/港澳台漫游功能,须在更换新卡后办理。大家纷纷表示质疑:是真的吗?不会是诈骗短信吧?记者致电中国电信10000客服,对方表示确有此事。
记住“三不原则”可防骗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6日讯日前,公安部刑侦局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名为《紧急扩散!这是最新诈骗短信》的消息,称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会向公众发送一条内容为“您已成功订购中国移动无线TV业务,标准资费118元/月。
近期,警方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人遭遇了“冒充领导、熟人”类型的诈骗,诈骗分子通过iMessage功能群发信息,如果你一旦回复,骗子便会继续通过iMessage功能进行对话,利用“花式”理由,对你进行诈骗。
不知道您有没有接收过这样的短信:“您的手机开通了某业务,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以发送短信退订”。可如果您真的这么做的话,那可就上了骗子的当了。 最近陕西西安的张先生接到一条短信,说自己的手机成功定制了某项业务。
随着电话实名制的严格执行,诈骗电话通报举报数量大幅下降,不过骗子还是换着花样行骗。近期通过盗取手机卡的方式盗刷用户网银的案例开始增多,对此专家提醒,市民应保护好个人信息,遇到不了解的业务增订或退订短信,一定要拨打官方客服或去营业厅咨询。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如果真的涉嫌犯罪,公安机关会提前打电话告知?既然你没有洗黑钱,那你的银行账户一定是被盗了,要马上安装一款名为 “安全防护”的App或共享屏幕,在App内填入手机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就可以“对银行账户加密”。
记者 刘柳:查询的流程也是非常的简单,首先我们要打开微信,然后输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便民服务当中点击更多,进入后在搜索框中输入电话卡,选中电话卡一键通查,点击后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还有本人的手机号,以及6位验证码,再点击查询,这样大家就可以在48小时之内收到短信,实际上刘柳在整个查询的过程中等待时间是非常短的,大约3分钟之内我就收到了来自工信部反诈中心发送的一条信息,其中显示,截至今天,我的证件名下的电话卡总共有7张,其中中国电信3张,中国移动4张,实际刘柳正在使用的电话卡就两张,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注销呢?
最新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网上流传说最近出现一种新的诈骗方式,诈骗份子会向公众发送含有“HK”字母等内容的短信,一旦按照要求回复,用户个人的手机SIM卡就会被复制,原卡将不能使用,而绑定该号码的支付宝、微信甚至网银可能出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