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鞋子我穿了5次,刚刚一个月时间,就掉皮了,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的,我完全接受不了的,是鞋子本身质量的问题。”小周表示。今年8月27日,小周以4900元的价格,在芙蓉区一麦昆专卖店购买了一款小白鞋,刚满一个月,鞋子的鞋舌上就出了掉皮。
6月25日,辽宁大连。女子发视频吐槽,自己花8950元买了一双LV拖鞋,二十天不到穿了两次就出现掉皮情况。该女子表示,去找售后,售后称不是质量问题,就是脚底和鞋内漆面的摩擦造成的磨损,最后鞋子不给更换。
武汉的张先生通过今日头条“头条帮忙”入口向九派新闻记者反映,他在迪奥门店花9200元给妻子买的一双凉鞋,只穿了一天鞋面就磨损掉皮,怀疑存在质量问题。“我在汉正街花一两百买的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希望商家能换一双新鞋。
新京报讯(记者 薄其雨)当下,“球鞋市场”愈发火热,除了穿着用途外,球鞋还被赋予了收藏价值,有的球鞋价格被抬高到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也带动球鞋鉴定、修复、洗护等衍生行业的发展。然而,若店家因操作不当致鞋受损,不仅会令“球鞋迷”心疼,还容易因赔偿金额问题引发纠纷。
花1400元买的耐克鞋,穿了不到两个月,鞋面就开始脱皮。店家说没法修,补偿你200元吧,消费者差点气炸。9月12日,义乌市江东街道的丁女士在市区丹溪路品牌鞋专卖店,花1400元买了一双耐克板鞋。到了11月15日,这双鞋子开始一块块脱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然而,消费者真正遇到此类问题时,有些商家却不配合。9月份,市工商局“12315”就收到了不少类似的投诉。
鞋子后跟部出现两道划痕。(来源:受访者)信网9月11日讯(记者 赵宝辉)“花一千多买的鞋出现脱皮,这让我怎么穿”8月25日,市民刘女士通过闲鱼App花费1550元买了一款二手古驰鞋。按照她的说法,在购买前曾多次向卖家询问是否有脱皮现象,在得到对方肯定回答后,才放心下了单。
金华义乌的小彭送洗了一双鞋说是洗好寄回来后鞋子变得很新新得不像她送洗的那双记者一看确实有点区别小彭送洗的是一双新百伦的990系列美国产的2021年2月份小彭在二手平台买下来花了988元小彭:鞋挺脏的,特别这个地方,氧化得有点严重,还有水墨笔,反正有点脏,还有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