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战国末刺客,自齐入燕,燕人称之荆卿。好击剑,与市中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交好。燕太子丹曾召见他,待以上宾之礼。后来荆轲答应太子丹要求,决计赴秦劫持秦王。临行前,燕国太子与百官来为荆轲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在寒风中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初识陶渊明,是他的《桃花源记》,从此,对世外桃源有了执念,也曾沿着家乡的小河沟走啊走啊走,以为自己也定能拥有自己的桃花源,只是这执念也没想象中那样执着,少年郎的执念嘛,总是变幻莫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都具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载苏轼语),风格平淡自然,但造句用语却包含着许多深微精妙之处。陶渊明善于从视觉角度出发,对事物的动态和色彩进行生动传神的叙写,这早已得到众多论者的肯定。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魏晋时期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这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
文|闵卓近期,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热播,剧中的游侠形象充满了浪漫与传奇色彩,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思。那么在古代,游侠的真实形象与精神风貌又是怎样的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游侠这一群体便已出现。《史记·游侠列传》记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