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最近读胡适先生《听胡适讲国学讲哲学讲人生》有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疫情,对待疫情以及网上四面八方的言论。本书主要分为讲国学、讲哲学、讲人生三部分。讲国学部分讲述了怎样学习国学,才能从国学中学到古人给我们留下宝贵财富。
文/胡适每个人可以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提供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我所说的是个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干干脆脆的一个个人主义的出发点,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
xinnuli-3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注2 这个题目是我在山东道上想着的,后来曾在天津学生联合会的学术讲演会讲过一次,又在唐山的学术讲演会讲过一次。唐山的演稿由一位刘赞清君记出,登在1月15日《时事新报》上。
图为美国画家John French Sloan作品胡适:科学的人生观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科学的人生观”,研究人是什么东西?在宇宙中占据什么地位?人生究竟有何意味?因为少年人近来觉得很烦闷,自杀、颓废的都有,我比较至少多吃了几斤盐,几担米,所以来计划计划,研究自身人的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以“名学”为阐发先秦诸子学派哲学学说的主线,奠立了“名学”的问题论域与框架结构,申明了儒家的苏格拉底传统。深刻反思胡适“名学”说的得失,有益于更加合理地推进构建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进程。
胡适说: “人生的意义完全是个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也罢,卑劣也罢,清贵、污浊、有用、无用等等,全凭自己的行为。生命本身只是一种生物学的事实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欢的事情,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同。
生平胡适,原名胡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父亲是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幼时胡适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