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群臣的多次请求之下,终于答应正式登基,建立大明王朝。称帝后朱元璋除了将嫡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外,还将自己其他的儿子们都封为藩王。作为藩王到了一定的年纪便要前往封地就藩,并且爵位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传承下去。
谥号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制度,是一个人死后,其他人根据死者活着时的品行和功绩给予一个特殊的称呼。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时代,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认为谥号会造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废除谥号,不过之后西汉建立后恢复了谥号。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总计353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2分钟)系列内上一章节,我们普及了朱元璋第八子朱梓的故事,全网几乎都很难找到有关于朱梓的详细介绍。今日,我们延续着这股劲头,继续说明朝,讲藩王。
荆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尚书禹贡》中大禹所分的九州,其中之一就是荆州。到了东汉时期,刘邦的部下关羽驻扎此地,最终在对东吴军队的作战中被俘死去,后来这一历史片段为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加工改编,成为今日脍炙人口的故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朱元璋在跟着郭子兴干革命的时候就改过名字,由朱重八改为了朱元璋,朱为诛杀,元指元朝,璋指利器,寓意“诛杀元朝的利器”,不知道是不是改名显灵,朱元璋还真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因此称帝后朱元璋更热衷于取名行动,包括自己的父兄,也对自己的儿女后代取名建立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