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认为掏耳朵不但可以缓解耳内的痒痛,还可以清洁耳道,因此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你是否有经常挖耳朵的习惯呢?你知道经常挖耳朵会有哪些危害?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耳屎?专家认为,如果耳屎等异物较大,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断,不可以自行处理。
漫画/小牛 经常掏耳朵被不少人认为是注意个人卫生的体现。洗完澡要用棉签掏耳朵、有事没事用小拇指掏耳朵……但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它并非一无是处, 没事别老掏耳朵,掏耳不当还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7日讯挖耳时用力过猛,不慎捅穿了鼓膜,导致听力明显下降。医生前后三次用带有促修复药物的棉片贴附在破损的鼓膜上,9天后鼓膜奇迹般地长好了。7日,武汉市汉口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提醒市民,耳膜有一定的再生功能,穿孔后及时医治非常重要。
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起令人揪心的病例,一名一岁半的幼儿在家中模仿大人掏耳朵,不慎将棉签戳入耳道深处,随后,其耳道处有血慢慢流出,之后竟流出了脑脊液。入院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随后又开始发烧,医生判断其可能出现颅内感染。
我们耳朵里面产生的分泌物俗称耳屎,很多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往往会定期甚至是频繁地掏耳朵。 但是有不少人都说耳屎不用处理,因为耳屎是会自行掉出来的。那么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耳屎要经常掏出来吗?耳屎要不要清理?
但要是告诉你:老是掏耳朵。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爱不爱干净,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产生耳屎。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啥必要掏耳朵:通过平常的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耳屎可以由内而外慢慢地溜出耳道,不会堵住耳道。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棉签戳伤了宝宝耳朵之前是流血之后一直‘流水’!”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起令人揪心的病例。原来,一名1岁半的幼儿在家中模仿大人掏耳朵时,不慎将棉签戳入耳道深处,随后,其耳道处有血慢慢流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马丹 彭湘粤)两岁女童小钰(化名)一边玩耍一边学妈妈用棉签掏耳朵,突然摔倒后,棉签瞬间插入耳道,孩子右耳流出了鲜血。今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棉签的作用力直接导致小钰鼓膜穿孔。
近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健康杭州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一个月接诊十几例什么千奇百怪的原因都有一对热恋中的大学生小情侣,两人亲昵时,不料男友猛吸女友的耳朵,女生只觉得耳膜就“噗”一声,随即就听不清楚了。一位患者自己在家掏耳朵,掏着掏着,被孩子跑过来一撞,就把鼓膜捅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