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副县长马兴勇主持召开我县耕地进出平衡整改工作推进会,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乡镇长参加会议。会上,自然资源局负责人通报了我县耕地进出平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并安排下一步工作;部分乡镇长就目前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双平衡”政策下,目前出现一个新趋势,即未利用地成了“香饽饽”,园地则面临被迫“改嫁”。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针对的是“非农化”,即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要占多少补多少,主要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或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做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为落实“166号文件”,浙江省近期印发《浙江省耕地与其他农用地“进出平衡”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严格管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所谓“166号文件”,即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印发的《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在过去占补平衡的基础上,从去年以来又冒出一个新的概念叫耕地“进出平衡”,首先,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们就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告诉大家:一,“占补平衡”简单点就是“占一还一”,这是我国实施了多年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它有特定的范围和对象,那就是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常钦)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要求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防止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中发生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用地粗放浪费、破
为了平衡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面积整体的稳定,国家于1998年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确立了以“占补平衡”为核心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主管部门就应从他处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