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是一部如此美丽的电影,它的主题曲非常感人,因此获得这样的封面真是太棒了。just the sound alone from these instruments speaks so much to the depth, history, culture and age of the art of guqin playing. its almost as if they know how ancient they are. so beautiful.
12月25日晚,自得琴社《琴为何物》音乐会在四川大剧院精彩上演。本场音乐会,自得琴社的乐手们将身着唐代复原装束,除了带来传统古曲,更有古曲新编与原创新作。以琴会友,薪传古韵,感造新声,为观众带来一场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不仅舞台,道具,妆造、乐曲都尽显盛唐之气魄与华美。
一群热爱中国传统乐的年轻人以“自得琴社”为名聚集在一起,穿上复古装束,手持笛箫,弹拨琴筝,仿佛画中人在演奏……“自得琴社”是一个多才多艺、极富创意的年轻团队,成员以 80、90 后青年琴家为主,他们通过音乐会、讲座、教学、网络视频等形式,推广以古琴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
7月22日晚8点,自得琴社《琴为何物·唐》专场音乐会在贵阳孔学堂上演,来自上海的琴社乐手们,身着唐代复原装束,带来11首古风古韵的曲目。在舞美、道具、妆造的加持下,整场表演似一幅美轮美奂的古画,带领在场观众穿越千年,在悠悠雅乐中一览“大唐风华”。
梦回大宋闹元宵!2月24日晚,《琴为何物·宋·水云归》自得琴社朝代系列音乐会将以“宋”为题,以“词”为境,带广州的乐迷们一起感受一场穿越大宋的视听盛宴!演出日,即元宵节当天,广州大剧院也将特别策划元宵市集,将节日氛围拉满,与自得琴社一起,把美好的节日祝福送给观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5日讯第十二届琴台音乐节精彩继续。11月4日晚,在网络上火爆多时的国风社团自得琴社在临空港大剧院为观众带来“琴为何物·孤烟直·唐”音乐会,不少忠实粉丝从西安、长沙、嘉兴等地赶来观赏,更有观众身着汉服赶赴盛会。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7月22日,贵阳孔学堂“溪山踏歌行”系列舞台艺术公益演出再度来袭,以丰富孔学堂“爽心之约”避暑季文化活动,让更多民众了解喜爱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多题材、多形式的艺术魅力,届时将邀请“自得琴社”举办专场音乐会,自得琴社的乐手们将身着唐代复原装束,除了带来传统古曲,更有古曲新编与原创新作。
那些被粉丝形容为“美得像一幅工笔画”的视频背后,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我们喜欢创新,并不是想抛弃旧的东西,而是想让古琴在这个时代再活一次。”|作者:王喆宁|编辑:阿晔|编审:劳灵格打开自得琴社的视频,犹如打开了一幅绝美画卷:穿着古代服饰的乐师们,或吹笛萧,或弹琵琶,或抚古琴。
编者按:近日,2022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评审和2022年上海市“银鸽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自得琴社入选“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这支上海国风乐队,在海外平台,拥有超过65万粉丝,作品总播放量超过8800万,被海外观众试为“会动的古画”。
这两天,贵阳孔学堂火出圈了!7月22日,“溪山踏歌行 古韵新声”主题沙龙以及“溪山踏歌行”系列舞台艺术公益演出——自得琴社《琴为何物·唐》专场音乐会举办。主题沙龙以及演出现场气氛火爆,吸引了上千余观众前来观看,引发众多主流知名媒体自发报道,广大网友纷纷点赞。
■本报记者 姜方烟柳画桥上、风帘翠幕下,动人旋律随美好图景徐徐展开,层层景片配合灯光效果打造的写意舞台上,低垂双髻、插梳簪花的宋金时期少女,戴冠插梳、披衫长裙的北宋中后期仕女,仿佛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来自上海的乐手们身着宋代复原装束,为苏州的观众带来了古意十足的视听盛宴。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7月22日晚,“溪山踏歌行”系列舞台艺术公益演出《琴为何物·唐》专场音乐会在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上演。活动特邀破圈爆红海内外的国风乐团自得琴社坐镇,带来器乐合奏《幻世长安》、器乐与舞蹈《玉狸记》、古琴独奏《流水》等11首曲目。
全网浏览量过亿,冲上微博热搜,刷爆B站,数次登上央视舞台,破圈爆红海内外的国风乐团——自得琴社来了! 7月22日,“溪山踏歌行”系列舞台艺术公益演出《琴为何物·唐》专场音乐会将在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