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个人成年后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去哪里发展,比如:河北人可能会去北京寻求发展机会;广西人可能会去广东打拼;福建人可能会选择一个城市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然而,山西人在这方面似乎有些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留在自己的家乡。
谁说山西菜不行?美国人:你们自己都说山西菜上不得台面。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啊,不是我们说的。一句“山西菜,上不得台面”让韩国人笑掉了大牙。可谁知“山西菜上不了台面”,这话是自谦。要知道,山西“碳水之都”的称呼可不是吹出来的。
山西人的性格从以下方面就能看出来:1、在大城市路边乞讨的,基本没有山西的。山西人也有很多去的,到了东北山西人不但能吃苦,还很聪明,大都在东北挣下了不小的一份家业,但山西人故土难离,最后又赶着大车满载着东西,回到了山西 。
程人乾,著名历史学家,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1987年任山西大学校长。笔者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茶余饭后与新老友人交谈,不时有人戏谑地发问,你所在的山西怎么了,老是跟发展潮流过不去,人家都在“扫黄”,而山西却在“引黄”,大家都在追新求异,而山西修的第一条高速路却叫“太旧路”,不是太煞风景了吗?
山西在我国的北方,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因在太行山脉的西边而得名山西,省会是太原,“三晋文化”是他们哪里的特色,战国时代著名的法家人物大多出于此地,在诸子百家学说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法家思想在巩固和强化封建帝王的统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代,踊跃出来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在开国将领/政治家更是数不胜数,由此看来山西省是人才的孵化地,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山西人的才华绝对是实至名归。
同时郑强教授也非常关心山西的未来发展情况,对山西曾经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曾经在一次演讲时,郑强教授就这样来评价山西:“山西啊,这个省份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山西当初就像一个美少女,不断的通过挖煤来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不停的输血,输到中年,成了一位老妇人,血管都抽干了,你们又瞧不起他了,没良心,反正瞧不起山西的人都没良心”。
网络上这样一条视频火了,一女子记录山西的中午,结果发现十个山西人十个都在午睡,去买半个西瓜,摊主在午睡,去小卖部老板在午睡,工人在板子上也要午睡,去面馆吃饭,老板上完面就开始午睡,午睡已经不分物种,路上的小狗也要午睡,想随机问问一个山西人:你们的空气里弥漫着“午睡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