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将清.陈士铎的《辩证录》买来一读,在第69页找到《胁痛门》:“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胆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其所著《石室秘录:临证一百二十八法》之中立法用药多奇.而服药方法更奇特。“盖厥证原是热病,热深则厥亦深,倘令其卧而服药,则药到胃,一遇火气沸腾;中击而不相入.反致吐出者比比”。所用顺性汤中,” 纯是本肝之品,去火邪又顺火性, 自宜入口而不吐”。
个人认为,医学源流应该就是中医入门的第一堂课。因为我们在学中医以前,需要了解整个中医文化的发展流程,熟悉每个名医的代表著作和他们的医学思想,然后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最后才能做到“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慎思明辨,取法乎上”。
何柏斋云:“造化之机,水火而已”。水火者,即阴阳之征兆;阴阳者,即水火之性情。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水火互藏,乃至道之所在。《周易》有关既济卦"未济卦”"泰卦"否卦”的卦辞解释,揭示了上下交感、相推相荡,则万物生机不息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