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不也是要善于打破旧自己,善于建设一个新自己,就像雪人一样,先把自己无情得捏碎,然后重新捏在一起,方法论太多而且因人而异,但是我认为得有自己的“龙场”,可以是商场、战场、股市,也可以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才有把自己捏碎的机缘,才能龙场悟道,重塑自己。
墨子是宋国贵族的后裔,年轻时拜在儒家门下学习礼乐之术,但是越学越觉得不对劲——孔门儒学的终极目标是复古,用周礼治天下,而周礼的核心逻辑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即用可违反的道德来教化贵族,达到“亲亲相隐维护贵族利益”的目的,用不可违反的刑法来实控人民,造成恐怖的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这一实践要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刻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回答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崇高政治追求。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完成《神圣家族》,他们在文中强调历史是由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明确指出,“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
核心提示:必须承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缺少毛泽东同志那样的理论预见,由于缺少毛泽东同志那样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由于暂时想不清楚,或战略性退却而拒绝争论,导致党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导致理论舆论阵地被“去党恨国势力”所占领,事实上给中国伟大的复兴事业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曾一度让某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欣喜若狂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些西方学者和媒体宣“社会主义崩溃了,”“21世纪不会有社会主义的一席之地,世界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如果说,马克思通过指认现代世界是资产阶级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世界,从而赋予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并建立起一个人类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重任的话,那么今天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经将马克思设想的远景目标变为了部分现实:我们在今天已走出了一条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根本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他们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投身于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不息战斗中。早在18岁时,马克思就在一首自叙诗中写道:“既然斗争的火焰燃烧在我的胸膛,我怎能在悠闲中徜徉?要迎着风暴走,顶着战斗上,我怎能在半睡半醒中消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