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静 见习记者 刘志坤 济南报道今年61岁的杜泽逊保持着一贯的儒雅,言谈举止中留存着一种古典气息。他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史哲》编辑部主编兼主任,还是古典文献学专家。多年来,杜泽逊投身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大项目。
记者 李静 见习记者 刘志坤 济南报道今年61岁的杜泽逊保持着一贯的儒雅,言谈举止中留存着一种古典气息。他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史哲》编辑部主编兼主任,还是古典文献学专家。多年来,杜泽逊投身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大项目。
“人生是有限的,平庸的成果就浪费了人生。所以我追求的目标就是尽可能质量高,尽可能有创造性。”从事古籍整理编纂几十年,杜泽逊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高要求。杜泽逊有着多重身份,比如大学教师、《文史哲》杂志编辑部主任,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杜春娜 济南报道今年61岁的杜泽逊先生,是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文史哲》编辑部主编兼主任,古典文献学专家。自1987年第一次参与重大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开始,从事古籍整理已经37年,成绩斐然,堪称国内业界翘楚。
杜泽逊有着多重身份,比如大学教师、《文史哲》杂志编辑部主任,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还是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撰写的《文献学概要》是学生们常用的教科书,他主持或参与了大量国家、省级重大古籍整理编纂项目,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了《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永乐大典》等大部头古籍上。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做出新贡献。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3日讯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典籍是中华文明赓续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7月27日,在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由著名文献学家王绍曾编选、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发布会上,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编辑部主编兼主任杜泽逊介绍了其导师王绍曾先生的生平以及该书的编选背景、整理经过和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