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中国企业电子商务交易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交易金额最大的企业既不是淘宝、天猫,也不是京东,而是位于深圳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投资方即为富士康集团。
入职富士康28年,他经历三起三落,从普工干到经理在职场,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对入职富士康28年的周建平来说,更是如此。28年来,周建平遭遇过不少挫折和失意,但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这样三道坎:进公司时,绩效垫底;8年后转换跑道,部门险些解散;从深圳转调成都,遭遇“断崖式”降级。
河南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工厂出现疫情、郑州富士康一些员工沉默行走中原大地自主徒步返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昨天下午,“郑州发布”连发两条消息,通告“富士康给员工连发三条关爱通知:去留自愿,做好保障,并附上返乡乘车地点和电话”,“全力以赴确保富士康员工顺利安全返乡”。
故事要从1973年2月开始讲起,郭台铭在母亲那里拿了20万新台币,创办了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招聘了15名员工在一个70平的厂房开始自己的创业,开始一年的时间不到,因为全球石油危机出现,导致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许多股东纷纷离场。
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主要是由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代工的,大多数人对代工厂的印象就是——剥削劳动力,压榨工人,工资不高,工作时间长,公司没有竞争力等等,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事情是比较片面的,富士康并不只是一个血汗工厂。
2020年,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为避开国内疫情,在印度斥资10亿美元,建起代加工厂。但开工不到半年,工人偷懒耍滑、迟到早退、聚众抗议加班等现象不断发生,加上印度疫情集中爆发,郭台铭被迫重新把目光转回中国大陆。
导读:惊呆了,富士康两周招工进厂5万人,时薪高达25元,奖金更是丰厚,达到7500元。根据当地的中介介绍,在最近两周的时间里,富士康通过中介招聘员工高达5万人,而且每小时工资达到25元,可以说超出很多地方的工时报酬。
“提桶人”三个字,对富士康来说,具有符号化的意义。在疫情来临之前,“提桶跑路”是富士康不少打工者们的常态。年轻人们把铺盖、洗漱用品装进桶里,像候鸟一样涌入旺季时的富士康,又在淡季时离去。那时他们选择很多,世界也很畅通,其中的一些人自称为“提桶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的。”这是郭台铭的话。全球代工大王来自何方?把镜头拉回到30年前,富士康不过是台湾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工厂。那么它近10年的成长力来自哪里?默默无闻的前20年它又做了一些什么?7.
2020年9月18日,富士康郑州厂区返费涨价了,3个月可以拿到20000元,为了生活,我进了,还好运气不错,分到了前加工,虽然规矩很多,管理方面有些干部很粗鲁,活也很枯燥,想挣钱靠加班,但一想到干够3个月就有10500的返费,咬牙坚持下来了,9月上12天,发了1400元,10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