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辽沈战役前,东北我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其中野战部队兵力达到了70万人。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补充了6万余名新兵和11万名解放战士,在补充了辽沈战役的减员后,野战军总兵力达到了80余万人。
东北野战军的纵队编制在解放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东北野战军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纵队编制更是独具特色,成为解放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东北野战军纵队编制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迅速扩充,原有的旅、团级建制难以满足大规模作战的指挥需求。
东北野战军征战三年,是如何从屡战屡败到反败为胜,最终解放全东北的呢?我们来看看1946年6月,东野司令员在师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就会明白了。他说:“从放弃长春以来,大家一定以为我跑得太快了,丢的地方太多了。我说我跑得还慢了,丢得还少了。这不是开玩笑,我讲的是真话。
不过这100余万兵力中,并非都是可以参与机动攻防作战任务的野战军,还有大量的军区地方武装。具体而言,野战兵力范畴内,计有12个步兵纵队36个师,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炮兵纵队另1个炮兵旅,铁道纵队,总计为707206人;
1948年秋,金风送爽,却吹不散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硝烟,从白山黑水间的辽沈会战,到华北平原上的平津对决,再到长江之畔的淮海决战,百万雄师,气吞万里如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国民党反动派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在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决战中,四大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联袂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史诗,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功勋柱上。
人民解放军方面: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联合组织实施的,参战部队有:东北野战军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共80余万人,华北军区7个纵队、1个炮兵旅共13万余人,连同驻察哈尔、绥远边界地区的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和东北军区所属冀热察、内蒙古、冀东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北岳、冀中、冀南军区等地方部队,总计10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