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2020年2月的郭猛烈士生平展厅,位于郭猛镇文化服务中心内,整个展厅以郭猛烈士的生平史为主线,以“少年壮志”“红星闪耀”“走向抗战”“挥师盐城”“永远的怀念”五大篇章,立体式再现郭猛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展厅先后获批区党员教育基地、镇公民道德实践基地、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先烈虽逝 精神永存。
左齐的战绩,仿佛是一段神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用步枪击落敌方飞机,用血肉之躯铸就一道防线。在战场上惨遭断臂,为了节省物资,他坚持不用麻药,因此事被白求恩大夫呵斥。伤治好后他重整旗鼓,用自己伤痕累累的身躯,为抗日做出巨大贡献,被毛主席誉为榜样。
#精品长文创作季#八路军的359旅,因为在南泥湾垦荒名扬天下。359旅最著名的将军,当属旅长王震,建国后镇守新疆,授上将军衔。三位独臂将军合影同样令人称奇的,是359旅走出了三位独臂将军,分别是开国中将晏福生、少将彭清云和左齐。
在江西吉安城北庐陵文化生态园,建有一组"十万工农下吉安”大型组雕,全景展现当年毛主席、朱德等率领红军攻打吉安的历史场景,在群雕园的前方,一块大型石碑镌刻着一九三0年二月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下吉安途中写下的著名诗篇《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诗中豪迈写道: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在这一千六百一十三位身经百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帅中,就有十位独臂将军,他们是: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中将、左齐少将、彭清云少将、陈波少将、童炎生少将、苏鲁少将、廖政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永新县乡苏维埃主席、县暴动委员会特务队队长,少共湘赣省委巡视团主任,红6军团第17师第51团连指导员、团侦察参谋、营长、第51团团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第17师参谋长、第17师师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参加长征。1955年9月27日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那里举行了首次授衔授勋仪式,共产生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806位少将,史称“五五授衔”。
左齐将军左齐将军,1911年2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泉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天资聪慧,靠父母亲耕种田地饲养家畜家禽积攒一点钱送到学堂读书习文,后因父亲重病、家境贫穷辍学回家,经人推荐教私塾,一边教学,一边协助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