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素有精英主义之名,似乎与普罗大众毫不相干。但稍在艺术作品前驻足,我们便会发现,这些画作其实折射出一系列社会现实。尤其当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曾将男性预设为受众群体时,画中形象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审美和偏好,塑造了女性在国家、政治和两性中的位置,还使我们内心深处产生对人性的恐惧和期盼。
看过或听闻过东一美术馆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展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位波提切利的柏拉图之恋——《青年女子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肖像》中的侧面像,展出中其他画作中的女性,据介绍,大多是以西蒙内塔为原型,尤其是维纳斯的面庞。
1914年3月,一位身型瘦小穿灰外套的妇女,走进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来到《镜前的维纳斯》世界著名油画前,看画深思。她转身左右看,没引起保卫人员注意,便拿出藏在外套切肉刀,一刀砍碎玻璃,挥刀砍向面前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