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任何病症都要结合“望闻问切”四步来进行诊治,即便存在一些名家处方,那都是根据我们的医书典籍而来的,比如有名的《伤寒杂病论》等,而且在这基础上还要再辨证,我们不会去夸大治疗效果,也不会拿一个方子就给所有人用,所以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偏方治病,因为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因为迷信偏方险些在鬼门关走一遭,这位患者得的是在生死线挣扎的心脏病。
一、补气安神,应对心气虚心气虚者常感心慌胸闷,内心不安,仿佛总有事情要发生。同时,他们容易气短乏力,稍微一动就出汗,情绪低落。此时,补气是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内气血,使心灵得到充分的滋养和安抚。
阳气是人体的能量,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就好比是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太阳能让万物生长,让天地正常运行。阳气对我们人体有发散、温煦、推动的作用,当人体阳气不足,身体的各个机能就会下降,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只有阳气充足,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身体。
脾阳虚腿发凉,心阳虚背发凉,肾阳虚腰发凉,冬天是补阳最好的时节,今天就教大家一招补足全身阳气。首先来说脾阳虚腿发凉,脾主四肢,脾阳不足,无力运化食物生成气血,导致气血一方面不足够滋养四肢末端,二来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内寒,导致血液运行受阻,因此呢,脾阳不足的人,他容易出现手脚发凉发沉,关节冷痛的情况,同时呢,因为脾阳也是运化食物和腐熟食物的动力所在,因此脾阳不足往往还伴随着腹痛,小腹发凉,容易拉肚子,腹胀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参考附子理中汤来加减。
天气越来越冷了,本身就阳虚的人,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怕冷、身上凉,到了晚上呢,怎么也暖不热被窝。如果你平时比较怕冷,还总是感觉后背发凉,稍微动一动就一身冷汗,那你多属于是心阳不足了,这其实不难理解啊,首先我们的心脏的位置比较靠上,所以它直接温暖的就是我们躯干的上半部分,心阳不足的人呢,就容易后背发凉,还总是心慌、心悸,有时候胸闷、气短,整个人没什么精神,脸色发白。
问:如何自我按摩护心养阳? 答:小满时节应顺应自然界变化盛夏防暑,长夏防湿的特点。人体五脏六腑中,心脏与夏季相交,夏季的气候有益于心脏,《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心主夏,夏主火,内应于心,所以养生原则为:养护心阳,预防心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