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881字,阅读完约需9分钟)内容简介:他是部队高干子弟,睿智、好学,忠于军人使命,钻研炮兵侦察技术,在1984年老山作战中,任炮兵侦察股长与越军斗智斗勇一年,带领130名侦察兵共捕捉越军重要目标420多个。
“气象班报告,当前气温35℃……”“侦察班报告,发现‘敌’目标,坐标……”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炮兵指挥所内,炮兵侦察员、中士徐小栋正全神贯注地记录各类数据。记录完毕,他立即拿起计算设备,手指飞速在按键上敲击。
国防在线客户端消息(刘波 魏元昊 郑霄 丁凯)炮兵侦察兵作为火炮类武器在战场上的“耳目”,其在战场环境侦测、目标数据报知、引导火炮射击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组织炮兵侦察兵专业集训。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胡宏 徐聪 侯翔文“狙杀只有一次机会,第二枪意味着失败。”——陈渝人物名片:陈渝,1998年9月出生,2016年9月入伍,重庆黔江人,下士军衔,现任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侦察营副班长,入伍五年,荣立二等功一次、荣获优秀士官两次。
01姚新军,1984年十八岁,在炮兵第九师16团当侦察兵,后来提升为班长。部队开拔云南时,他刚结束新兵连队训练还不到3个月,说他是新兵蛋子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上了战场,敌人不会因为他是新兵而手下留情。所以,姚新军下决心必须加快掌握侦察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五)穿 全身的确良换成了棉布军装,的确良见火后会巴倒烫。衣领上两个领章背面写有部队番号、姓名和血型,血型是为了抢救用,姓名是收尸用的。 光头上顶着布军帽,没有钢盔,(后来的老山战斗有了钢盔。可怜风牌他们那时是硬着头皮往上冲)。
一场生死攸关的“数学考试”■解放军报记者 刘 敏秋日,来到第82集团军某旅炮兵营驻训地,首次接触这群保证火炮射击精度的炮兵侦察员时,记者尚不知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数学考试”。滚加滚减、诸元计算盘、表尺……采访中,一连串陌生的专业名词让记者感到“晕头转向”。
我的舅舅李保全,今年91岁了.他1949年参加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珍宝岛战斗。那个学校是第四野战军办的军政干校,专门招收青年学生,当时属炮二师代管,还记得师长是河南人,瘦瘦的,是国民党起义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