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开泰”指的是1955年开国将帅中三位杨姓上将,在战争年代他们三人有许多共性。红军时期,杨得志在井冈山参加红军、杨成武在闽西加入队伍、杨勇早年加入红5军,所以这三人参加的红军队伍各不相同,杨得志是最早加入红1军团的队伍,其次是杨成武,杨勇一直在彭总领导的红3军团任职,到达陕北后才合并加入了1军团。
在近代有三位姓杨的将领,他们都为历史增添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这三位优秀的将领分别是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他们三人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多得的将领,而且三人都是上将军衔,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对此,有人好奇了,“三杨”的名号究竟是怎么打响的?这三人当中谁又是最厉害的那一位呢?
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位将军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各有所长,难以简单比较谁更厉害。其中,杨得志是一位优秀的坦克指挥官,擅长指挥装甲战斗;杨勇则是一位优秀的步兵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擅长组织和动员群众;而杨成武则是一位优秀的空军指挥官,擅长指挥空中作战。
55年授衔,我军共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又分别在56年与58年各授予一人,前后共有57人。这57位将领,便是我们熟悉的开国上将。而在开国上将里,“三杨”可以说是人皆尽知,他们分别是杨得志将军、杨成武将军以及杨勇将军。三位将军,皆有赫赫之功,他们真正是优秀了一辈子。
印象当中“三杨”在一起合照的机会并不太多,有一张是三位将军身穿军装,在一起研究文件的照片,其余的都是和别人一起开会或出席活动时大合影,最典型的是1960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那张大合照,上百人一起照相,而三杨正好站在了一起。
三杨上将,谁的成就最高?毫无疑问是“打满全场”的杨得志上将。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上将原本齐头并进,都在红一方面军,其中杨得志、杨成武在红一军团担任团长、政委,杨勇在红三军团担任团政委。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团长团政委,活到新中国成立后,最低是中将起步,这三位都是个中佼佼者。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政治部宣传大队长,红3军团连、营政治委员,红3军团5师14团政治处主任,4师10团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1师、第4师政治委员。
明朝时候,广东布政使徐奇要进京拜见皇帝,随行带来一些岭南的藤席,赠送给了朝中的大臣。锦衣卫得到一份收受礼品的名单并呈给了皇帝,皇帝发现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单独召见杨士奇询问原因。杨士奇说:“徐奇受命到广东上任时,朝中众臣都作诗为他送行,所以得到这份赠礼。
三杨有很多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南方人,杨成武是福建长汀人,杨得志和杨勇和主席一样,都是湖南人。三人最早都出身于中央红军,都有出色表现,特别是杨得志,在著名的突破乌江天险和“17勇士强渡大渡河”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