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翻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竺可桢、秉志、侯德榜等诸多老一辈科学家的名字,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竺可桢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几十年如一日进行气象学研究。他开创了物候学和中国气候变化历史领域的研究,为推进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殚精竭虑,书写了光辉的科学人生。
“欲造就人才,非施以教育不为功。我国如不欲发展气象测候则已,若欲广设气象台,则人才之养成,实亦为急务。”这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在系统考察国外气象测候组织、气象台分布情况后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有一句话是说,每个人寻梦的过程都是以新手的运气为开端,又总以远征者的考验而收尾。爱情也是一个寻梦的过程,运气开始后当然也有对远征者的考验,但在我看来,这运气更多来自眼力,是生活常识与经验的积累;考验更多来自人品,是对婚姻真诚和朴素的经营。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国物候学创始人,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主持浙大抗战西迁,将浙大打造成一流大学。
这位早年 l留美的气象学博士,用赤诚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中国的气象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来几个同学,当走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准得飞上天。”
竺可桢传记 视频介绍来源与《青岛学而思》让儿童也能看的懂的视频介绍让我们的孩子们都多了解下自己国家的伟人们吧,不要只记得国外的那些什么明星! 成人版视频介绍2一、引言简述竺可桢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来源 时间背后绍兴人竺可桢是一位100多年前的90后,他出生于1890年。竺可桢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太用功了,不注意休息也很少外出运动,身体瘦弱。班上有个叫胡洪骍的同学,他曾经口无遮拦地说过竺可桢活不长的话......
1949年10月1日,竺可桢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以第一视角见证了开国大典。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竺可桢被任命为首任副院长兼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竺可桢出生于1890年,按照民间旧算法,这一年他刚好60虚岁,已是花甲之年。按照39年前的一个赌约,有个人还欠他三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