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封建帝国,但面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冲击,奥斯曼这个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帝国的虚弱本质已暴露无遗:帝国的财政状况恶化,国库空虚,入不敷出,靠出售包税权、卖官鬻爵、制造赝币、拖欠军饷官俸等弥补,甚至不得不考虑向“异教徒”国家借债,这在帝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中世纪欧亚大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标志着伊斯兰世界的崛起,并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拜占庭帝国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延续,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内部动荡,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十三世纪初,就是一群生活在中亚的突厥人,不堪蒙古人的压迫,在其首领艾尔图格鲁勒的带领下,全族400多户牧民迁移至小亚细亚这块亚洲最西边的土地上。幸运的是,这块美丽的土地属于同族的另一支突厥人所拥有,他们在此建立了国家——罗姆苏丹国。
而正如历史规律所呈现的那样: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都极大参与影响力世界文明史的前行,这当中又以中亚地区为典型代表:历史上的中亚自古就是一处“民康物阜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的宝地,早在人类文明最初曙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古西亚就已经诞生并发展成熟了人类最早的一个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虽然易普拉欣统治奥斯曼帝国只有短暂的8年时间,但他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却在这段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内部演化,尤其易普拉欣之死更是催生了帝国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使得奥斯曼帝国在衰落数十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相对繁荣时期,奥斯曼历史也迎来了再一次的中兴...
奥斯曼帝国很多人不熟悉,原因很简单,因为早在1923年,伴随着一战的结束,奥斯曼帝国就没了。而且和德国不同的是,德国战败了还叫德国,可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分成了若干小国家,其中勉强能代表它的,只有土耳其。
《奥斯曼的树下:奥斯曼帝国、埃及与环境史》,[美]阿兰·米哈伊尔著,白贤达译,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12月出版,472页,98.00元奥斯曼帝国(1300-1922)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帝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