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人们往往把发胖说成是“发福”,或者说成是“福态”、“富态”。但实际上,肥胖几乎是健康的第一杀手,人体的骨骼、肌肉、心脑血管、身体器官都有可能受到肥胖的影响,而且很多肥胖人群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肥胖并不是福,肥胖是百病之源。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
近日,由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防治肥胖症,只为更健康”公益项目传出消息:我国约1.8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许多人对肥胖症的认知仍停留在“外观问题”层面,却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疾病带来的健康隐患。专家提醒市民需科学管理体重、远离健康风险。
10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速速收藏↓↓我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且超重肥胖率逐年增加,平均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1月16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发布。报告明确了“临床肥胖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对中国肥胖症防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无论从全球还是从中国的角度看,肥胖都已然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0月17日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目前,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如何,呈现出哪些特点?一起来关注。《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
来源:【大河健康报】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脉通内分泌科 ,作者医脉通8月17日,一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报告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IF:5.8)。
这其实是肥胖的一种,学名叫做腹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表现为四肢修长,体重达标,但是腰部过粗。相比欧洲人,中国人以及其他亚洲人更容易堆积深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容易胖肚子,形成“苹果型身材”,也就是腹型肥胖。
来源:【大河健康报】供稿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亚英审核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付鹏钰体重并非只是数字,它与健康紧密相连。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调整,“小胖墩”“啤酒肚”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那么,到底多胖才算胖?肥胖为什么会引起肾病?来听听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医生武士锋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