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丁雪真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由中国农业农村部牵头的中巴合作灭蝗工作组2月24日已抵达巴基斯坦,中方专家近日将前往本次蝗灾的重灾区——信德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实地考察受灾情况,协助巴方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灭蝗方案。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处长徐玉波对记者表示,工作组带来了支援巴基斯坦防治沙漠蝗虫的一揽子计划,中国在治蝗方面很有经验,在数字农业、现代技术、药械、专家人才、监控平台等方面都有可供巴基斯坦借鉴的内容,工作组在与巴基斯坦相关部门进行磋商以及实地考察之后,将帮助
记者从今天(6月3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国际交流会上获悉,今年我国将大面积示范试验蝗虫防治新技术。由山东省农科院发布的这项我国自主研制的防治蝗虫成虫新产品米曲霉,田间防治蝗虫效果最高超过90%,填补了国际上缺少对蝗虫成虫高效防治的生物农药空白。
6月3日—6日,山东省农科院在山东省济南市和济宁市举办“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国际交流会”,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直翅目昆虫学家协会2个国际组织和法国、德国、墨西哥、毛里塔尼亚、日本、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等五大洲17个国家蝗虫防治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参会交流。
治理蝗虫的方法很多,如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灭杀,可以用电,也可以用网捕杀,近段时间以来,很多媒体和网站还大量介绍以前我国用鸡鸭灭蝗虫的经验,并且认为可以控制蝗灾,这种方法真的可以达到目的吗,如果有作用,其他国家为什么不采用,对于像非洲这么大的蝗灾,我觉得很难达到效果,用鸡鸭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蝗灾频发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政府积极动员灭蝗然而人力终究有限蝗害依然猖獗怀着对祖国和同胞的忧心与牵挂刚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马世骏于1951年底回到中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1953年发展为中国科学院昆
人们很难想象,即便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蝗灾”这个看似久远、曾肆虐人类上千年的灾害,也并未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高度发达而消失。今年以来,全球多地遭遇蝗灾,再次敲响人类警钟:“东非正遭遇70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南亚国家印度再遭蝗灾袭击,部分城市进入警戒状态”“蝗灾肆虐逼近我国云南,多地相继发生黄脊竹蝗灾害”…
从人类的眼光看,世界上的昆虫中,小小的蝗虫虽然其貌不扬,但若数以亿计聚到一起,其破坏力是灾难性的。蝗虫是直翅目蝗科动物的统称,俗名蚂蚱,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全世界超过1万种,我国有1000余种。
#头条创作挑战赛#蝗虫,是农民一见到就恨得不行的昆虫,一旦遇上它们泛滥成灾,那就是意味着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都要被打回原型了。不只是我们国家,别的国家也深受其迫害。比如,今年3月,苏丹西部某个州的蝗虫防治部门表示,该州正在遭受严重的蝗虫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