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被誉为“汉初文明标杆”的马王堆汉墓迎来了新的历史时刻:8月17日至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为了守护好湖湘大地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我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来源:【华声在线】长沙马王堆汉墓是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熟知的辛追夫人就出土于此。今年春节,关闭约三年的马王堆汉墓墓坑遗址重新开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博爱好者前来“打卡”。本期《百“雯”不如一见》特别邀请湖南博物院志愿者余志坚,和我们共同重温这段两千年前的灿烂历史。
来源:【山水洲城记】8月17日至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历经数十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完成了系统性清库,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8月18日至19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学术分会在长沙举行。主办方 供图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华声在线记者 王士雄说到湖南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著名文化遗址,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长沙铜官窑遗址。
中新网长沙9月5日电(鲁毅 邓霞 张雪盈)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惊世发掘,揭开了一幅跨越两千年的西汉画卷。50年后,在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基础上,马王堆汉墓的研究推广又将开启怎样的精彩?8月18日,湖南博物院“博物馆之夜”快闪表演现场,一名身着汉服的舞者在展品旁表演。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1972年至1974年,马王堆一号墓、三号墓和二号墓相继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前所未见的珍贵文物。经过数十载整理、研究,湖南博物院近期完成了对马王堆汉墓文物的系统性清库。
8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承办,湖南博物院等单位参与执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长沙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诸多考古发掘成果,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这些成果?
三座汉墓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记者4月29日从湖南博物院获悉,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马王堆汉墓墓穴本体保护工程基本完成,现场遗址图片上已标明三座墓的位置,墓坑底部新增了等比例复原的棺椁等场景。该墓坑遗址将于5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这是2023年6月9日,游客在参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汉墓墓坑遗址。
金缕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马王堆汉墓墓主人之一利苍是汉初分封的150个诸侯王中的第120个,属于贵族行列,为什么他与他的妻子辛追却没有用金缕玉衣下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