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管理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保育猪饲养环节,我们有一部分的养猪人做了太多治标不治本的工作。保育仔猪常有腹泻率高、生长停滞、抵抗力低下、易感支原体、圆环病毒等多种病原的现象,我们也常常寻求治病之方,结果往往是病没有彻底治愈,不少猪却被治成了僵猪、残次猪甚至伤亡等。
保育猪是哺乳仔猪长到育肥猪的过渡阶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断奶仔猪,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是仔猪生长的重要阶段,保育猪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但是自身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差,很容易感染上疾病而死亡,因此保育猪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保育小猪因为自身生理问题,同时遭受一系列大的应激、饲养管理的差异性,导致死淘偏高。死淘对造肉成本的影响很大,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死淘率增加5%,每头猪成本增加超过24元,而且保育猪越往后期死亡,均摊成本越高。
保育区的每天生产管理日程:检查猪群情况、温度、料槽、饮水器、饮水加药:1首先对所有仔猪作详细检查,观察猪群的总体健康情况,小猪房温度是否适宜,温度25摄氏度—30摄氏度为适,小猪如堆叠在一起,表示栏舍温度过低,需适当关窗和开保温灯提 高猪舍温度,刚断奶的小猪需使用保温箱并开保温灯加热保温;
近期不少猪场朋友反映,管理哺乳仔猪比较容易,反倒是保育猪非常难养,饲养员几乎天天拿着注射器打针。某蓝耳双阴猪场,全进全出24天平均断奶重7.6kg,转保育舍后开始出现掉膘、咳嗽、喘气、耳朵发紫等病症,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