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翟睿 泗水台 张宇 孔令尧 乔帅)元宵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里的最后一天,元宵节结束以后春节才算是正式的结束,元宵节还被称为点灯节,因为在这一天会点花灯。在山东许多地方会在元宵节这一天点上萝卜灯,希望孩子未来发展有吉星高照,健康成长。
水母网2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歆茹)正月十四下午,在蓬莱区抹直口村,86岁的李心国大叔正和老伴儿带着孙女做萝卜灯、滚元宵。每年的元宵节做上十几个萝卜灯放在院子里,再滚上一笸箩元宵,已经成了李大叔家近40年的习惯。
杨剑城小时候,家乡有一句俗语:“上灯圆子,落灯面。”每年到腊月十几,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做圆子。萝卜灯,便是孩子们的最爱。立春一过,大人们便忙活起来,准备年货。这其中,萝卜是必不可少的。村里的老杨家种了一片萝卜地,每到这时候,总有人到他家地里去拔几个萝卜。
元宵节临近了,街上卖花灯的摊子也开始热闹起来,五光十色的灯笼挂得满街都是。我每每路过,都会想起那些年,祖母做的萝卜灯。记忆中,元宵节这天,祖母早早吃过饭,就去院门口的地窖里挑萝卜了。萝卜是做灯的“主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选那种个头适中、摸上去坚实而光滑的。
小小萝卜灯,喜庆祈幸福。2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早上刚八点多钟,郯城县郯城街道大黄楼村村委办公室内,已是一片欢声笑语。原来,这里正在开展一项民俗活动,雕刻萝卜灯,喜迎元宵节。一位大妈告诉我们,当地有个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萝卜灯祈福。
寒假期间,郯城街道组织大学生开展雕刻萝卜灯迎元宵活动,大学生跟着艺人学习萝卜灯雕刻技术,在红、青萝卜上雕刻福、元宵灯字样,将雕刻好的萝卜灯送给小朋友们,将所有美满的愿景和希冀,都存进这点点灯火之中,点亮萝卜灯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过年了,大街小巷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洋溢着喜庆和热闹的气氛。我的心中点亮的却是一盏极其简单朴素的灯,它即没有靓丽多姿的外表,也没有明亮的灯光,一簇小小的火苗,灯光微晕柔和,它就是我童年记忆中的“胡萝卜灯”。家乡每年正月十五有个习俗,做“胡萝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