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历史上,姓名中间带个“冯”字的人可谓是英雄辈出。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著名军事理论家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大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火箭专家,导弹的发明者沃纳·冯·布劳恩等等等等。
埃里希·冯· 德莱恩 ,1918年出生于符腾堡州斯图加特市郊的一所庄园里,其祖父作为一名炮兵指挥官,参加过普法战争,曾获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封邑。其父是一名参加过一战的退役上校,冯·德莱恩家族是典型的普鲁士容克贵族。1936年,冯· 德莱恩进入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
说到德国,一战、二战,奔驰、宝马,豹二坦克,还有什么?德国精英层对放任自由式的资本主义提出了尖锐批判,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在初期阶段是很活跃的,但若不控制垄断,社会就会丧失活力,有钱有势的人就会和有权的人勾结起来,彻底破坏竞争原则,并导致市场自动机制的失效”,“市场只能保证效率,而不能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个人自由必须与经济上的安全保障相联系”, “人们在做奴隶和有自由而没饭吃,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做奴隶,如果自由就意味着没饭吃的话,这种自由是没有人想要的”,“社会是必须先有秩序,再有自由的,而要想让民众有秩序,就要让老百姓有饭吃,否则就要造反”。
德国人要是名字里带冯,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容克贵族。1847年10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出生在德国波兹南的一个军人世家,容克贵族的男孩天生那就是要当兵的,尤其是兴登堡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里,兴登堡从小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当兵的料,从小就体弱多病,小胳膊就跟柴火棒似的,别说给他一拳,他自己打个喷嚏,都能把自己撂倒。
巴以冲突以来,以色列犹太人的问题再次火热起来,网上不乏一些网友以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历史为梗,用地狱笑话来消磨现实的实在伤痛,事实上它除了给予人们一点心灵的慰藉外,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反倒一些新纳粹在这种环境中悄然的给予希特勒一些“正义性”,用今天以色列的罪行来反证希特勒的“正确”,这本质上仍是“血统论”,仿佛“孙子作恶爷混蛋”的荒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