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逊 肾病科主任医师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肾功能异常患者的膳食原则是优质低蛋白饮食,肾科大夫都会要求病人注意饮食。既然医生让少吃动物蛋白,好了,有的肾病朋友就自己“聪明”了起来,干脆就不吃肉,只吃素食。
血肌酐被称为尿毒症的“指示灯”,多数患者肌酐越高说明离尿毒症越近。因此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直把降肌酐作为治疗的“核心”,甚至寻找了多种降肌酐的方法。有些方法可能暂时能把肌酐降下来,但过段时间就又会“反弹”,这让不少肾友伤透了脑筋。为什么肌酐如此难降?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黄芪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因其益气固表、利尿消肿等多重功效,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肾的作用,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健脾补中等功效,有助于改善肾病患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显著降低尿蛋白和肌酐水平,增强肾脏功能,促进尿蛋白的排出。
在现代社会,由于精加工的普及,大米、馒头、面条、米粉等精细碳水食物早已经牢牢占据了我们的餐桌,粗粮的摄入明显不足。在慢性肾脏病 1 - 2 期,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友而言,是可以采用粗粮来替换 1/3 的精米白面的。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血肌酐(SCr)已经超标的肾病患者,不管是急性肾损伤(AKI)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总想着如何降肌酐。通过抽血化验出的血肌酐,一般指的是内生肌酐,它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当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肌酐会升高。
近来,有人认为不吃主食就可以起到护肾的作用。其实,不吃主食,减肥倒是有可能,护肾的可能性极低。肾友们想要护肾,有两点很重要。一方面,肾友需要做到低蛋白饮食。另一方面,光是低蛋白还不够,还得注意蛋白质的有效利用,避免因低蛋白引起的并发症。
张晓春, 李华子. 糖尿病性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150–153. 任晓明, 王艳芳. 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程.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 158-160.
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具有抗炎、降低血肌酐水平、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等功效,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颖, 吕晨箫. 膳食纤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年38卷6期, 1055-1057页, ISTIC, 2018.
01什么是低蛋白饮食?肾脏病确诊后,医生常常要求低蛋白饮食,什么是低蛋白饮食呢?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它有很多重要生理功能,成人一天需要50-65克蛋白质,如果是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是30-40克/天,只有正常需要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