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为中国唯一治国之学。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至今中国人的很多行为规范还与儒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儒”在中国文明和历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文明甚至与儒家文明等同。
儒是抑恶扬善,顺天休命,成就生命体全健文明的人。《说文解字》:儒,柔也。柔得尊位是指生命体的内在自然性理,生殖遗传信息,基因,形而上,太虚之理,造化的控制者,规矩者,规定的东西得以遵循,宜生率性生化,致中和,嘉之会的大美华章,大音大象希夷微,孔德之容,元亨利贞,即道法自然,生命逻辑的自洽。
#历史开讲#如果一个文字让人脑海中具象化一个人物形象,那么“儒”就是一个读孔孟的文弱书生形象。如果儒代表一群人,那么你很大可能想到的是古代那些参加科举做官的人,而且大部分还是贪官污吏的那种。当然也不乏能记起历史长河中那些有名的大儒圣贤,如:王阳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韩愈。
儒家之为儒家有着一以贯之的内在特性,比如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对于仁义等政治和道德原则的推崇。但具体到每一个以儒自许或可以称之为儒的人,他们又具有复杂的面向。造成这样的复杂性有很多原因,比如早期文献的缺失,使我们并不能确实无疑地了解儒家的源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本文分享一组特别容易混淆的汉字“儒”和“孺”。它们 到底什么区别?看到“儒”,很自然地想到了孔子-儒家文化的代表;而看到“孺”又想到了鲁迅先生,他写的经典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时,常称之为“儒雅”,把历史上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的将领常称之为“儒将”,把靠读书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常称之为“儒吏”,把以宣扬孔孟思想为研学使命的人常称之为“儒家人物”。
荆培运 | 文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儒者”?按照孔子的“儒行”标准,配得上这个称号的人不多。佛陀要求他的弟子智信智愿智行,可达到这个标准的又有几人呢?成佛不易,成儒也难。但是,一种理论形成之后,结果往往如此:开创者全面而深刻,信奉者难以企及,只能在某一方面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