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6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近400亿元,将带来新增外贸进出口额超60亿元。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 题:面朝大海绘新图——从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看航运经济活力新华社记者白佳丽、李亭碧海蓝天,货物通达,航运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我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拉开帷幕。
来源:经济日报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雄安综合保税区进口海运货物集装箱经过快速接卸,通过天津港—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发往雄安综合保税区。开通“绿色通道”,仅仅是天津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天津1月8日电 (记者唐心怡)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2024年,天津海关共监管发运天津中欧、中亚班列突破600列、6万标箱。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辐射三北内陆腹地。天津海关充分发挥天津港的区位优势,有力促进国际物流链的畅通高效。
来源:新华社 来源:7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黎明 邵香云 刘惟真 梁姊7月伊始,雨后初晴。随着火车汽笛鸣响,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国际陆港缓缓驶出,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2月6日是正月初九,天津国际陆港一派繁忙。吊装机起起落落,将货物从列车上缓缓卸下。同时,已装载好钢材的车辆在场站指挥调度下有序出发,将到港货物及时运输,全力保障周边企业生产加工。“最近到港的两列车装载了120吨纯碱,卸载后会尽快运往西青、武清的玻璃生产企业。
新华社天津11月18日电(记者王宁)16日-18日在天津举办的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航运企业、港口参展代表等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迈向高质量发展,货运代理正从传统单一业务模式向现代物流服务加速变革。
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一项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新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在天津港,一个个集装箱被自动化单小车岸桥吊装起,智能机器人来回穿梭,岸桥司机坐在办公室里“一键”就能完成装卸;在海河岸边,一幢幢老旧厂房换上新装,变身商业街区、主题园区,在服务百姓
近日,一列装载着生活物资、电脑配件、机械产品等货物的列车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该班列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蒙古国乌兰巴托,这也是今年天津新港海关监管发运的首列中亚班列。据统计,2024年,天津口岸共发运天津中欧、中亚班列超过600列,装载货物6万标箱。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题:新航线、新产线、新大单、新首飞——天津两天四新事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新华社记者最近,中国北方经济重镇天津,在短短两天内接连发生了四件新事——新航线的开通、新产线的建设、新大单的签订、新首飞的完成。
来源:新华社 ◇港口绿色智慧枢纽功能逐渐提质,适港经济圈层不断夯实,辐射城市效用持续扩大,“港+产+城”彼此融合、相互赋能,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天津算式”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鲲 郭方达 刘惟真天津港主航道(2023 年6 月 16 日摄)孙凡越摄 / 本刊“航通天下,
新华社天津1月8日电(记者张宇琪、杨文)8日,一列装载着长城汽车配件的列车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该班列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驶向俄罗斯谢利亚季诺站。这是该站2025年发出的第一列中欧(中亚)班列。
新华社天津7月4日电 题:变“通道经济”为“港口经济”——天津做强港口关联产业观察新华社记者白佳丽、梁姊天津港集团日前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天津港集团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稳步增长。港内货物吞吐昼夜不息,港外关联产业“拔节生长”。如何将“过路客”化为“增长点”?
新华社天津7月3日电 题:从盐碱荒滩到开放窗口——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多层次开发开放新格局新华社记者毛振华、梁姊天津市7月2日召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会,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开发开放的前沿,其支撑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