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分种,七分管”,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整个生育期内的管理关系很大。对于小麦来说,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洗礼”,受到低温、干旱等影响,所以,等到小麦返青以后,或者说3-5月份期间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产量。
每年进入四月份,就到了小麦田间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虽然咱们农民朋友也都知道这个阶段小麦“一喷三防”的重要性,但对于用药的具体时间节点和用药方案把握的并不是很准确,所以防治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在此就给农民朋友们分享一下小麦“一喷三防”的时间安排和科学用药方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以供参考。
小麦“一喷多防”,是春季管的重点措之一。是上世纪初我国小麦栽培专家就提出了“一喷多防”的概念。小麦“一喷多防”技术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春节过后,气温回升,黄淮麦区小麦即将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抓好春季关键防控期,协同提高成产三因素,是麦田水肥协同管理、实现高产高效绿色生产的理想目标。
初夏时节,麦浪滚滚。时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与灌浆的交汇期,既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华亭市神峪乡抢抓时机,积极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作业,全力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障夏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