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前段时间,吕铮在追电视剧《三大队》,这部改编自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的电视剧掀起了市场热度和观众共鸣,同时也引发了这位从业二十余年的老警察、公安文学创作者的思考。“真实的社会事件,再进行艺术加工,它就是一盘好菜。”吕铮说。
著名公安作家吕铮最新长篇小说《打击队》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延续吕铮一贯的警察题材创作,《打击队》讲述一名小警察的成长故事,同时以此为线索展现新时代人民警察守正义、保民生的信念与担当。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
著名公安作家吕铮最新长篇小说《打击队》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延续吕铮一贯的警察题材创作,《打击队》讲述一名小警察的成长故事,同时以此为线索展现新时代人民警察守正义、保民生的信念与担当。《打击队》讲述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
两年前,一部《三叉戟》火爆荧屏,三个天命之年的老警察热血重燃的故事,成为剧集市场当仁不让的黑马。两年过去了,“大背头”“大棍子”和“大喷子”现在怎么样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最近,电视剧《三叉戟2》开机,陈建斌、董勇、郝平等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正在热映的电影《三叉戟》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小说作者吕铮是公安文学代表人物,人民文学奖、茅盾新人奖、金盾文学奖得主。吕铮1980年出生在北京,19岁从警,有16年一线经历,干经侦,搞审讯,参加公安部境外缉捕行动,曾为公安部猎狐缉捕队成员,从警经历丰富。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高凯)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四期”——吕铮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
4月13日,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在四川泸州颁奖。肖复兴和梁晓声获得本届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北京80后公安作家吕铮的《打击队》和余一鸣的《十竹斋密码》获长篇小说奖。颁奖典礼现场,吕铮发表获奖感言,称他是一名普通的北京警察,在从警的24年里,见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根据北京80后公安作家吕铮长篇小说《三叉戟》改编的同名电影将于5月24日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上映。前晚,电影《三叉戟》“我们队的老男孩”主题观影会在北京双井一家影院举行,影片导演高群书、领衔主演黄志忠及原著作者吕铮与观众一起畅谈观后感。
当你遇到有人承诺,他这里有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你会不会把自己的积蓄全部趸上?看起来光鲜夺目的金融投资机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经营和操控?当你遇到金融投资诈骗后,公安干警又是如何侦破案件,捣毁一个个“投资理财”诈骗集团?5月24日上映的犯罪片《三叉戟》将给你答案。
近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四期——吕铮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吕铮长篇新作《打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展开讨论。
电影《三叉戟》呈现了“大背头”崔铁军、“大棍子”徐国柱、“大喷子”潘江海三位临近退休的老警察,在面对罪恶时奋不顾身投身一线的热血故事。片中三位警队“老炮儿”虽临近退休,但对于警察这个职业本身的情怀和坚守依旧纯粹且炽热。黄志忠在影片中饰演“大背头”崔铁军。
高群书导演曾拍摄了多部优秀警匪题材作品,像《命案十三宗》《征服》《中国大案录》《打黑风暴》等,此次《三叉戟》吸引他的是什么?高群书表示,《三叉戟》这部警匪片既表现了“警”最深刻的东西,也表现了“匪”最极致的情感,“这是破案小说不多见的一个角度,更边缘、更复杂。
电影《三叉戟》剧照。资料图导演高群书注重采访。他是学新闻出身,每拍一个东西,无论是虚构还是真实事件改编,他都要找到相关群体做大量采访。在他的创作理念里,要靠近人物必须有足够多的交流,创作新片《三叉戟》也是如此。近一年,高群书有多部作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