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驿路梨花. 彭荆风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驿路梨花》现收录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又弘扬时代精神的好文章。这篇文章只有两千多字,却把前后十几年的故事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次日清晨的短暂时间内加以描述,最后结尾移诗入题,含蓄隽永。
补充背景:本文是作者被迫搁笔多年后于1977年秋所作,当时党中央提出了学习雷锋。作者30多年时间都在云南生活,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一向乐于助人为乐,热情好客,关心他人。
红星新闻 哀牢山,号称现实版的“云南虫谷”。国庆长假期间,哀牢山突然爆火,频频冲上热搜,相关景区出现塞车,还有视频博主闯进禁入区域露营。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文再次明确强调:禁止未经许可进入哀牢山相关自然保护区。
文革中,全国中小学没有统编教材,各省的中小学均使用本省教育部门编写的教材。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的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部委托中小学通用教材编写组承担这项工作,中小学通用教材编写组于1978年编写出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试用本)通用课本印行全国。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温馨的场景描写,反映艰苦岁月里人们经历的苦难,今天读来特别感人,抚今追昔,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