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传承和弘扬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晋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景区表演类型,持续叫响“走遍天涯 洪洞是家”文旅口号,洪洞大槐树景区于3月4日至18日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每年一度的全员威风锣鼓学习和排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在第二轮PK中表演《尧都雄风》。主办方供图山西省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为帝尧之都,又称平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打击乐表演艺术,威风锣鼓在临汾生根发芽,融音乐、舞蹈、击鼓技艺于一体,以击奏多姿、威武雄壮著称。
【文化中国行】锣鼓齐鸣,响彻云霄。为期6天的“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流传于晋南地区的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打击乐艺术形式,已有40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山西临汾,威风锣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7月8日至7月13日,“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将在直播间和线下同步奏响。此次比赛由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汾市文化馆、抖音直播承办。来自临汾不同区县的八支特色锣鼓队将以两队一组、直播PK的形式角逐“金鼓王”称号。
原标题:借助科技力量,突破地域限制,收获“云端”观众(引题)“让威风锣鼓再度威风起来”(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7月8日下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广场上,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锣鼓队员,头戴着白毛巾,跨开马步挥动双臂,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来了,他们来自
7月8日下午4时,在抖音@洪洞传统锣鼓队 的直播间里,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队员们头戴白毛巾闪亮登场。一声粗犷的吆喝后,大爷们跨开马步,挥动胳膊,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直播间PK连线的另一端,@浮山庆唐观锣鼓队 亦不甘示弱。60岁的鼓手张青云目光坚毅,打出的鼓点铿锵有力、有急有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张勇(左)和张云剑(右)表演快板与鼓《中国根黄河魂》。“苗人三蛮”乐队和小朋友正在一起演唱。山西洪洞威风锣鼓研究协会队员们正在雪中排练。当地村民身穿民族服饰表演节目《苗族盛装》。近年来,多彩的乡村文体生活受到广泛关注。
传承了4000年的临汾威风锣鼓,借助直播PK大赛响彻全国。7月13日,由临汾市文旅局主办、临汾市文化馆与抖音直播承办的“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正式收官。这场为期6天的比赛共吸引了1349万人次在线观看,将临汾传统文化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也为临汾的非遗传承探索了新的路径。
1月20日,临汾的威风锣鼓主播张勇在临汾市尧都区泊庄村泊庄大戏台举办了一场以锣鼓为主角的“村晚”,和乡邻鼓友共同找回消失的鼓声。与此同时,来自湖南的“苗人三蛮”乐队也在家乡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苗寨篮球场举办“村晚”,南北共同开演。
锣鼓比赛还可以直播PK?7月8日下午,“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首场比赛开启。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在临汾市洪洞县、浮山县及线上直播间里同步敲响。首场直播PK赛,引来290万人次线上观看。图片在临汾,锣鼓“PK”的民间传统由来已久。
上午第一场在景区根字影壁前演出,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的专业演奏者们精准控制着手中的鼓槌和铜钹,配以丰富的肢体动作,通过角度、速度、力度等多方面变化完美调动乐器的最佳音效,紧锣密鼓、铿锵有力,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