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师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改编而成,下辖第358旅、第359旅、教导团,初期师长为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
1928年底,蒋介石自任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进行所谓的“编遣”,所部编制大为缩减,仅保留六个师,由刘峙、钱大钧、顾祝同、蒋鼎文、方鼎英、曹万顺分任师长。除十一师师长曹万顺外,其余五人都是蒋的嫡系,全当过黄埔军校的教官,属于黄埔系中资历最深的“教官系”。
八路军究竟是第八路军还是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8月22日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 月19 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张闻天并转叶剑英,表示“南京原发子弹50 万发,后加20 万发,阎锡山发50 万发,黄绍肱发30 万发,共150 万发。120师带不完,准备留129师东来补充”
1936年的年底,蒋介石自西安归来后,中国就基本上进入到“共同抗战”阶段,史称: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国军中将则出现了十位,分别是:副总指挥彭德怀, 115师师长,120师师长、129师师长,以及120师副师长,新四军军长,还有周总理、叶剑英、郭沫若、宣侠父。
11月24日,黄维兵团强渡浍河,进入中原野战军预设的袋形阵地内,中原野战军全线出击,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宿县西南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约7.5公里的地区内。12月5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下达了《对黄维作战总攻击命令》,要求各部不惜最大牺牲保证完成任务。
1946年,国民党陆军来了一个大整编,在这次整编之后,国民党的五大主力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所谓“主力”,自然是能防能战,而这五支部队正是在抗日期间表现极为出色,是蒋介石的心头肉,武器装备也自然用上了国民党军中最好的,然而就是这五支部队,在仅仅一年时间里便被解放军全部消灭。
1945年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队拥有280个步兵师、32个炮兵团,以及宪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特殊兵种81个团又50个营,共计兵力422万人,另外抗战胜利后又在各地改编了数十万的伪军部队,此时国民党军队的实力空前强大,而这其中尤以五支部队战斗力最为强悍,在解放战争初期让我军吃了不少亏,多次造成我军重大伤亡,因此我军遇到这五大主力基本都不敢硬碰硬,避之唯恐不及,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整体实力大为削弱之时我军才敢于与之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