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伟坤(河北金融学院)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链条的资金投入、专业的中介服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激发各主体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晓磊 通讯员 高亮亮11月28日,由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济南市农科院承办的济南市“济科1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会议在龙奥大厦召开。此次会议创下了济南市“第一个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第一次品种经营权拍卖转化、第一次公开重奖科创团队”等三项纪录。
【来源:安徽日报】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日前从省农科院获悉,2024年,该院组织协同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单位,共同实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项,把更多实验室的“观赏盆景”转化为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丰收风景”。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全球首例针对几丁质的原创生物农药走向市场化,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从原始理论创新到农药产业化的关键跨越;浙江大学通过基因改良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颜值”、高产兼具的“七彩油菜”,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以及青藏高原等春油菜产区大面积示范应用;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眼下正值甘薯收获时节,在位于房村镇的岱岳区汶河古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正抢抓农时收获甘薯。今年合作社首次引进了甘薯收获机,未来甘薯收获有望实现全程机械化。一直以来,甘薯收获沿袭着传统方式,依靠人工用镢头刨收,效率不高。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抓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6月18日—6月19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兰州举办。会上,通过了关于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以及关于《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细则(修订草案)》的决议。
刘录祥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科研人员和各级农业推广组织要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让农业科技成果更快速更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良种是基础。随着种业振兴的深入推进,良种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提高到45%以上。
作者:陈帅 张丽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如何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题中之义。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春播粮食15.6%,进展顺利。今年,各地区各部门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细,软硬件两手抓,加快提升粮食产能。
12月17日,贵州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联合会(以下简称“省农技联”)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技协组织能力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