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烤腰,不腰疼,烤烤腿,不腿疼!早晨,太阳不出来,天还黑洞洞,就起床来到村头的十字路口,你拿一把柴火,他带一把柴火,凑在一起成堆,点燃起来,大家围起来一起烤火,边烤边说:“烤烤腰,不腰疼,烤烤腿,不腿疼。”
在医学和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年代,烤柏灵火,是人们祈求福佑,祛病消灾,强身健体的封建迷信活动。这也和云南少数民族佤族等,跳的“篝火舞”差不多,虽不像那么文雅华丽、富有诗意、载歌载舞,但也是男欢女乐热闹非凡。
“七笼火”最正宗的生火材料就是柏树枝或破鞋底,一般会在春节前就会准备一些柏树小枝,专门用于正月十六晚上烤火使用,也有记着,跟着爷爷到农田里找到北方四季长青的柏树,摘其侧枝隔枝剪取,爷爷一定会叮嘱,主枝不能裁剪,会影响柏树生长。
清朝《大同县志》记载:“元宵灯节后,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夜幕刚刚降临,街里一摊摊的篝火就渐渐的多了起来,燃烧的材料都是旧物件,把存放的旧板凳、旧笤帚扫帚、旧篦子、旧炕席扔入火堆里,预示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 ,每天都是一个 崭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