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望)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泌外科主任、肾移植专家刘锋教授成功为两位肾移植术后泌尿外科并发症患者进行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53岁河南病友李容全(化名)是一位尿毒症患者。
51岁的黄某是一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平日身体素质较差,移植术后还未痊愈竟又患上结核病。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杜庆表示,由于慢性肾病,肾衰竭,慢性血液透析,肾移植后,患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引发的结核病为肾移植性结核病,或肾移植后结核病。
来源:【湖南日报】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手段。但肾移植术后,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等并发症。您知道吗?规律运动可以降低移植术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肾移植人群的身体机能、改善焦虑和抑郁。
人类第一次肾脏移植尝试是在1933年。但是失败了,因为接受者的免疫系统排斥捐献者的“异质组织”。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肾脏移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服药管理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肾移植术后服药管理的相关知识。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王晨曦通讯员 刘望中年女子肾脏衰竭,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移植肾吻合口出现狭窄,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近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为她植入了输尿管支架,扩张狭窄的吻合口,成功保住了这颗肾。12月1日,女子恢复状态良好,顺利出院。
在精心的术前准备及在麻醉、泌尿、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全力配合下,黑龙江省医促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黄睿教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于日前采取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微创根治术,为大妈成功切除了患者拳头般大小的肿瘤,同时保证了移植的肾脏“毫发未损”。
N海都记者 林宝珍10月12日,两名终末期尿毒症肾衰女患者,在福建省立医院得到生命延续——她们幸运地与一名因患脑癌离世的18岁少女捐献的一对肾匹配成功,并顺利地完成了肾移植手术。“尽管捐献途径改变了,但目前能够幸运匹配到供体的尿毒症患者仍在少数。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关于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病病例的研究论文:经尸检发现,患者有重度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室瘢痕,但无明显异种移植物排斥反应,推测死因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
有句话是说:“失去过,才懂得珍惜!”当原装肾脏彻底失去功能,再移植一颗别人的、新的、好的肾脏进来,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式。然而,肾移植并非一劳永逸,如果我们依然不懂如何用科学的方式珍惜新肾,有可能还是会快速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