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纸鸢书院第四十一话读书分享会在成都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在科幻之都探索科技时代的无限可能”。第74届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四川省科幻学会副秘书长、赛凡科幻空间创始人孙悦,以及成都大学影视与动漫学院老师黄懋展开对话。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镜媛 记者 宋浩未来是什么样的?是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幻世界,还是我们未曾触及的神秘领域?日前,由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主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浙江广电报刊出版总社蓝媒小记者团合作举办的“我们能在科幻里获得什么”主题活动,为小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最近几年在科幻文学领域,钛艺这个名字颇受关注。2017年11月11日,钛艺获得第28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2020年10月24日,他创作的小说《火花Hibana》再获得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作者:谭旭东近十来年,科幻小说开始热起来,不但各种媒体跟踪报道,高校里从事研究的人也多了起来,在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也出现了科幻小说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团队,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科幻小说”关键词,就可以查阅到4600多篇关于科幻小说的论文与媒体评论,而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超
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创办,培养了刘慈欣、韩松等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家,记录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大胆想象。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创作意识鲜明的作家在科幻文学的殿堂展露才华,推动中国科幻小说事业发展,中国科幻小说的“元老级”作家王晋康、何夕等都出自其中。
作者:杨 道在刚刚过去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2023雨果奖揭晓,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也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揭晓和颁奖。将这项荣誉颁发给海漄的,正是中国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当“90后”海漄从“60后”刘慈欣手中接过奖杯时,现场发出热烈的掌声。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舒凡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段枫】日前,2024年雨果奖的最终入围名单正式公布,多位中国科幻作家和多部科幻相关作品入围了9个重要奖项。据悉,这是雨果奖历史上,首次出现新一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中3位(王晋康、何夕、韩松)同时入围的情况。
49%的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两部以上的手机,有10%的用户使用超过三部手机。这是5年前一份“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大调查”的结果。(数据来源于北京商报)走路、吃饭、通勤、购物……当代人不管在哪里,在做什么,眼睛似乎总是离不开智能手机。
中新社首尔3月1日电 题:韩国人为何能与“许三观”共情?——专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韩国西江大学教授李旭渊作者 刘旭 金琳近年来,中国许多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介到韩国,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文城》,到《三体》以及“出海”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都常年在韩国书店畅销。
新华社大连6月27日电(记者武江民、黄泽晨)未来世界,人类应该如何与AI共处?时尚怎么能更具可持续性?在刚刚落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关于文学、设计等的讨论与展示,让与会嘉宾在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中“触摸”未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成熔兴110岁的老人独居在充满AI(人工智能)设备的房间里,每天清晨床垫会抬她起床,床头的冲药器会送来胶囊,里面的纳米机器人能帮她建立一整天的新陈代谢机能,还有能自动煲粥的电饭煲、通过文字聊天的窗玻璃、自动研墨的机器人……这是知名科幻作家郝景芳在作品《孤独终老的房
在人生这部宏大的剧目中,孤独如同一条深邃的时光隧道,它不仅是孤寂与凄美的注脚,也是砥砺自我、唤醒灵魂觉醒的熔炉,是内心世界最静谧也最热烈的舞台。荣获雨果奖的科幻作家郝景芳,其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中的角色,在科技繁荣但人心疏离的社会背景下,坚守并探寻着各自的心灵疆域。
他,曾参加中日韩300公里徒步马拉松;曾环台湾岛骑行1074公里;曾带队科考西藏羌塘、尼泊尔安娜普尔娜大环线;并在2018年5月,率领北京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钱俊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如果你想问:从事了16年户外运动、户外教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钱俊伟,
来源:环球网 人口加速老龄化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称,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中国网财经4月10日讯(记者 段思琦)人口加速老龄化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占全国人口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