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向企业派驻“科技副总”的新闻,说实话个人感觉这很可笑。在出台这样的政策之前,有没有做过可行性调研?有没有问过企业需要吗?!!!我为什么感觉很可笑主要是有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这个派驻的“科技副总”属于什么性质的岗位?行政官员还是技术顾问性质?
中原科技城龙湖核心示范区(资料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 郭丁然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2024年度河南省“科技副总”岗位发布和组织申报的通知,让“科技副总”再次吸引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目光。
昌平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将高校科研资源和企业技术攻关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才从象牙塔走进企业,让科研成果从试验台走进车间。目前,全区已选派71位科研人员到64家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累计实现技术突破10余项,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淄博转型跨越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8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喜迎二十大 品质提升走在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就近日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淄博人才工作若干措施》(淄博人才金政50条)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原标题:银川探索柔性引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题)62名高校人才到企业当“科技副总”(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罗发亮是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2023年9月以来,他将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宁夏恒康科技公司的科技
“象牙塔”里的科研创新如同树上高悬的果实,被有实际需求的企业摘下,实现成果“落地”,一批大学教授、院所研究员、医院主任医师带着科研创新课题成了企业里的“科技副总”。在北京昌平区,这样的柔性引才创新举措正在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多领域的创新企业里落地生花。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评论员 郭丁然日前,来自河南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首批626名科研人员正式奔赴企业上岗,他们有了新身份——“科技副总”。长期以来,高校与企业之间总隔着一堵看不见的“隐形墙”。高校的科研成果躺在论文里“睡大觉”,企业的技术难题却“无人问津”。
来源:经济日报最近,安徽省面向社会公示了今年首批“科技副总”拟认定名单。数百名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将被聘任到企业工作两年,每年在企业累计工作或提供服务时间不少于3个月。“科技副总”是指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聘,到企业兼任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聚焦重点培育的“7+28+N”产业链群,河南又有新动作!近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发布通知,印发《河南省“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莆田市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科技副总”选派工作,推进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提档升级,进一步激发发展新动能。